佐利克:加強與中國合作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帶著對世界經濟面臨二次衰退的憂慮,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即將展開其每年一次的訪華之旅。
帶著對世界經濟面臨二次衰退的憂慮,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即將展開其每年一次的訪華之旅。
在行前,佐利克表示,當前世界經濟處于“敏感階段”,歐洲和美國等發達經濟體面臨持續的低增長,需要采取適當政策才能避免經濟二次衰退。
此前,佐利克曾在講話中表示,對今年秋天出現一系列事件的風險表示憂慮。
“中國等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則要應對經濟過熱和高通貨膨脹的挑戰。”佐利克表示,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加強國際經濟合作更加重要。
不情愿的利益攸關者
佐利克將于2011年9月1日至5日訪問中國,此行是他2007年7月擔任世界銀行行長以來的第五次官方訪問。
佐利克表示,中國經濟在過去幾十年里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國經濟發展的許多經驗可以為世界其他國家所借鑒。同時,中國應努力轉變增長模式,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在此前接受采訪時,佐利克表示,目前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約為4000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1.6萬美元。
佐利克認為,中國在他所倡導的“多邊主義現代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他表示,世行與中國探討的問題是中國的新增長模式將在世界經濟中發揮怎樣的作用,中國該如何做出改變,從而在國際經濟中承擔起負責任的利益攸關者角色。這些問題涉及增長模式、貨幣政策、貿易、氣候變化等等。
不過,在上月的一次演講中,佐利克的發言就沒有這般客氣了。他將中國稱為是一個至關重要的、但“不情愿的利益相關者”,認為中國從國際體系中受益,也理應為太平洋兩岸“分擔責任”。
在演講中,佐利克表達了對于中國需要設置可持續增長模式、保護環境和財政制度現代化的希望,并對中國的勞動力減少和缺乏自主開發創新表示憂慮。
探討中國如何調整發展政策
佐利克認為,中國30年來經濟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長,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
世界銀行在中國的項目有75%與環境有關。佐利克表示,世行正在與中國探討如何調整政策,從而在環境可持續的情況下確保增長。
與此同時,世行與中國探討的問題還包括中國的財政體系現代化、提升價值鏈、利用好與世界經濟的關聯、設計開放的創新戰略以及城市化等。
世界銀行預計,到2030年,中國的城市化比例將達到70%。
佐利克表示,中國的增長面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都不容易解答。中國在“十一五”和“十二五”規劃中都提出了這些問題,但挑戰在于如何執行與實施。在這些方面,世界銀行可以與中國討論并合作。
“我期待著訪問中國來聆聽和學習,探討中國面臨的中期挑戰及其對全球經濟危機的應對。”佐利克表示,“在我們趨向多極化的世界經濟中,中國是一個重要的全球增長極,也日益成為一個扶貧理念與創新的來源。”
據記者了解,去年9月,中國與世界銀行舉辦了合作30周年紀念活動,目前雙方正在圍繞中國在2030年之前所面臨的關鍵中期挑戰與抉擇開展一項合作研究。
研究報告由中國財政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銀行聯合撰寫,預計于年底前后完成。此次在京期間,佐利克先生將出席國際研討會,與中國政府官員和外請專家一起討論報告的初步研究成果,這是報告磋商過程的一部分。
此外,在華期間,佐利克將拜會中國國家和省政府領導人,并去中國東北地區的北大荒考察,了解昔日一片荒蕪的北大荒如何變為了商品糧生產基地和戰略糧食儲備基地。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在行前,佐利克表示,當前世界經濟處于“敏感階段”,歐洲和美國等發達經濟體面臨持續的低增長,需要采取適當政策才能避免經濟二次衰退。
此前,佐利克曾在講話中表示,對今年秋天出現一系列事件的風險表示憂慮。
“中國等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則要應對經濟過熱和高通貨膨脹的挑戰。”佐利克表示,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加強國際經濟合作更加重要。
不情愿的利益攸關者
佐利克將于2011年9月1日至5日訪問中國,此行是他2007年7月擔任世界銀行行長以來的第五次官方訪問。
佐利克表示,中國經濟在過去幾十年里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國經濟發展的許多經驗可以為世界其他國家所借鑒。同時,中國應努力轉變增長模式,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在此前接受采訪時,佐利克表示,目前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約為4000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1.6萬美元。
佐利克認為,中國在他所倡導的“多邊主義現代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他表示,世行與中國探討的問題是中國的新增長模式將在世界經濟中發揮怎樣的作用,中國該如何做出改變,從而在國際經濟中承擔起負責任的利益攸關者角色。這些問題涉及增長模式、貨幣政策、貿易、氣候變化等等。
不過,在上月的一次演講中,佐利克的發言就沒有這般客氣了。他將中國稱為是一個至關重要的、但“不情愿的利益相關者”,認為中國從國際體系中受益,也理應為太平洋兩岸“分擔責任”。
在演講中,佐利克表達了對于中國需要設置可持續增長模式、保護環境和財政制度現代化的希望,并對中國的勞動力減少和缺乏自主開發創新表示憂慮。
探討中國如何調整發展政策
佐利克認為,中國30年來經濟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長,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
世界銀行在中國的項目有75%與環境有關。佐利克表示,世行正在與中國探討如何調整政策,從而在環境可持續的情況下確保增長。
與此同時,世行與中國探討的問題還包括中國的財政體系現代化、提升價值鏈、利用好與世界經濟的關聯、設計開放的創新戰略以及城市化等。
世界銀行預計,到2030年,中國的城市化比例將達到70%。
佐利克表示,中國的增長面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都不容易解答。中國在“十一五”和“十二五”規劃中都提出了這些問題,但挑戰在于如何執行與實施。在這些方面,世界銀行可以與中國討論并合作。
“我期待著訪問中國來聆聽和學習,探討中國面臨的中期挑戰及其對全球經濟危機的應對。”佐利克表示,“在我們趨向多極化的世界經濟中,中國是一個重要的全球增長極,也日益成為一個扶貧理念與創新的來源。”
據記者了解,去年9月,中國與世界銀行舉辦了合作30周年紀念活動,目前雙方正在圍繞中國在2030年之前所面臨的關鍵中期挑戰與抉擇開展一項合作研究。
研究報告由中國財政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銀行聯合撰寫,預計于年底前后完成。此次在京期間,佐利克先生將出席國際研討會,與中國政府官員和外請專家一起討論報告的初步研究成果,這是報告磋商過程的一部分。
此外,在華期間,佐利克將拜會中國國家和省政府領導人,并去中國東北地區的北大荒考察,了解昔日一片荒蕪的北大荒如何變為了商品糧生產基地和戰略糧食儲備基地。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