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撤銷地級市巢湖 原巢湖市調至三市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原轄區縣“一分為三”劃歸合肥、馬鞍山和蕪湖三市;劃江而治問題突出和巢湖管理體制不順是調整主因
原轄區縣“一分為三”劃歸合肥、馬鞍山和蕪湖三市;劃江而治問題突出和巢湖管理體制不順是調整主因
據新華社電 22日,安徽省宣布撤銷地級巢湖市,并對原地級巢湖市所轄一區四縣行政區劃進行相應調整,分別劃歸合肥、蕪湖、馬鞍山三市管轄。
原巢湖市調至三市
此次撤銷的地級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瀕臨長江,因第五大淡水湖巢湖得名,下轄廬江、無為、和縣、含山四縣和居巢區。
根據國務院的批復,撤銷地級巢湖市。撤銷原地級巢湖市居巢區,設立縣級巢湖市。以原居巢區的行政區域作為新設的縣級巢湖市的行政區域。新設的縣級巢湖市由安徽省直轄,合肥市代管。
原地級巢湖市管轄的廬江縣劃歸合肥市管轄。無為縣劃歸蕪湖市管轄。和縣的沈巷鎮劃歸蕪湖市鳩江區管轄。含山縣、和縣(不含沈巷鎮)劃歸馬鞍山市管轄。
行政區劃調整后,合肥市轄4區1市4縣;馬鞍山市轄3區3縣。蕪湖轄4區4縣。
劃江而治問題突出
據了解,安徽現有行政區劃是在沿襲歷史的基礎上形成的,雖幾經調整,但中心城市規模偏小,政區規模差距較大,劃江而治等問題較突出,水系特別是巢湖的管理體制不順,對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已形成很大制約。
加強巢湖流域綜合治理
安徽省相關人士認為,此次調整將有利于加強巢湖流域綜合治理,有利于全面提升皖江地區中心城市建設和承接產業轉移水平,培育引領安徽發展的核心增長極。發揮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在更大區域內統籌安排生產力布局,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均具重要意義。
下月基本完成人員安置
此次區域調整實施過程中,安徽提出做到“四個確保”,即確保干部職工得到妥善安排;確保干部群眾利益得到合理保障;確保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不受影響;確保其他調整工作同步推進。
為理順巢湖管理體制,專門成立了巢湖管理局,統一管理巢湖規劃、水利、環保和巢湖流域主要控制設施管理事務。從8月22日起,安徽省將全面啟動行政區劃調整的對接實施工作,計劃9月10日前基本完成人員安置等主要工作。
觀點
萬余平方公里 合肥成“特大”
專家稱調整將使中國中東部誕生又一個特大城市圈合肥經濟圈
區域經濟學家普遍認為,這次安徽省痛下決心調整區劃,撤分巢湖市,這一重大行政區劃調將使中國中東部繼南京城市圈、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圈后誕生又一個特大城市圈合肥經濟圈。
此次拆分將增強安徽省省會合肥市的實力。據了解,原巢湖市部分區域的加入,把合肥面積擴大了40%,從6000多平方公里變成1萬多平方公里。中國特大城市基本都是1萬多平方公里。此外,合肥、馬鞍山、蕪湖這三個安徽省的中心城市無縫對接起來。
1巢湖市被撤銷、分拆的原因是什么?
當時成立地級巢湖市的時候,學術界就持反對意見。巢湖夾在合肥與蕪湖兩個相對強勢的城市之間,它的發展空間受到很大壓制。巢湖其實是個縣城,所轄廬江依托合肥,和縣、含山依托馬鞍山,無為依托蕪湖,獨立于巢湖發展,沒有形成整體合力,因此拆分是必然。
安徽著力打造皖江城市帶承接轉移示范區,與長三角經濟區對接。去年1月,該示范區獲批。拆分后,合肥、蕪湖、馬鞍山三市連成一片,形成集群應,能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從而加快安徽融入長三角步伐。
2分拆將會造成什么影響?
合肥向東是南京,向西是武漢,夾在兩個強勢大城市間,發展空間被壓制。如果居巢區和廬江縣并入合肥后,合肥向南的發展空間大大拓展,城市容量和人口規模會有較大提升,對于確立合肥中心城市地位,帶動整個合肥經濟圈作用重大。這是原來的合肥無法實現的目標。
來源:新京報
據新華社電 22日,安徽省宣布撤銷地級巢湖市,并對原地級巢湖市所轄一區四縣行政區劃進行相應調整,分別劃歸合肥、蕪湖、馬鞍山三市管轄。
原巢湖市調至三市
此次撤銷的地級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瀕臨長江,因第五大淡水湖巢湖得名,下轄廬江、無為、和縣、含山四縣和居巢區。
根據國務院的批復,撤銷地級巢湖市。撤銷原地級巢湖市居巢區,設立縣級巢湖市。以原居巢區的行政區域作為新設的縣級巢湖市的行政區域。新設的縣級巢湖市由安徽省直轄,合肥市代管。
原地級巢湖市管轄的廬江縣劃歸合肥市管轄。無為縣劃歸蕪湖市管轄。和縣的沈巷鎮劃歸蕪湖市鳩江區管轄。含山縣、和縣(不含沈巷鎮)劃歸馬鞍山市管轄。
行政區劃調整后,合肥市轄4區1市4縣;馬鞍山市轄3區3縣。蕪湖轄4區4縣。
劃江而治問題突出
據了解,安徽現有行政區劃是在沿襲歷史的基礎上形成的,雖幾經調整,但中心城市規模偏小,政區規模差距較大,劃江而治等問題較突出,水系特別是巢湖的管理體制不順,對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已形成很大制約。
加強巢湖流域綜合治理
安徽省相關人士認為,此次調整將有利于加強巢湖流域綜合治理,有利于全面提升皖江地區中心城市建設和承接產業轉移水平,培育引領安徽發展的核心增長極。發揮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在更大區域內統籌安排生產力布局,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均具重要意義。
下月基本完成人員安置
此次區域調整實施過程中,安徽提出做到“四個確保”,即確保干部職工得到妥善安排;確保干部群眾利益得到合理保障;確保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不受影響;確保其他調整工作同步推進。
為理順巢湖管理體制,專門成立了巢湖管理局,統一管理巢湖規劃、水利、環保和巢湖流域主要控制設施管理事務。從8月22日起,安徽省將全面啟動行政區劃調整的對接實施工作,計劃9月10日前基本完成人員安置等主要工作。
觀點
萬余平方公里 合肥成“特大”
專家稱調整將使中國中東部誕生又一個特大城市圈合肥經濟圈
區域經濟學家普遍認為,這次安徽省痛下決心調整區劃,撤分巢湖市,這一重大行政區劃調將使中國中東部繼南京城市圈、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圈后誕生又一個特大城市圈合肥經濟圈。
此次拆分將增強安徽省省會合肥市的實力。據了解,原巢湖市部分區域的加入,把合肥面積擴大了40%,從6000多平方公里變成1萬多平方公里。中國特大城市基本都是1萬多平方公里。此外,合肥、馬鞍山、蕪湖這三個安徽省的中心城市無縫對接起來。
1巢湖市被撤銷、分拆的原因是什么?
當時成立地級巢湖市的時候,學術界就持反對意見。巢湖夾在合肥與蕪湖兩個相對強勢的城市之間,它的發展空間受到很大壓制。巢湖其實是個縣城,所轄廬江依托合肥,和縣、含山依托馬鞍山,無為依托蕪湖,獨立于巢湖發展,沒有形成整體合力,因此拆分是必然。
安徽著力打造皖江城市帶承接轉移示范區,與長三角經濟區對接。去年1月,該示范區獲批。拆分后,合肥、蕪湖、馬鞍山三市連成一片,形成集群應,能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從而加快安徽融入長三角步伐。
2分拆將會造成什么影響?
合肥向東是南京,向西是武漢,夾在兩個強勢大城市間,發展空間被壓制。如果居巢區和廬江縣并入合肥后,合肥向南的發展空間大大拓展,城市容量和人口規模會有較大提升,對于確立合肥中心城市地位,帶動整個合肥經濟圈作用重大。這是原來的合肥無法實現的目標。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