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復雜 加息兩難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巴曙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巴曙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市場通常預期年中物價出現拐點,7月份CPI稍高大致與此預期相符。市場關注下一步貨幣政策是否出現拐點。考慮到歐美雙債危機導致全球動蕩、主要經濟體呈弱增長格局,預期宏觀政策適度從緊基調會得以堅持但不會加碼,降準降息等放松操作目前還不太可能,財政政策在促進投資和調結構方面會發揮積極作用。
@范劍平(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
雖然還不能完全排除加息的可能,但我個人認為央行在當前形勢下宜冷靜觀察,多看少動,等國際國內形勢進一步明朗后再做決定,因為下半年我國經濟本身已經具有減速趨勢,外需進一步轉冷將使減速幅度超出預期,加息在這個階段不合適。
@陳炳才(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副主任):
是否加息要看8月的數據。目前的物價形勢,確實有些說不清楚,需要觀察。5年的長期存款利率已經達到5.5%,足以保障存款人利益。提高利率要綜合權衡,儲備貨幣國家保持低利率,我國過多提高,會吸引更多外部資金進入,通貨膨脹,最好的途徑是匯率升值加快,經濟速度降低到8%左右。
@魯政委(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從7月CPI環比看,食品、非食品、整體水平都大超歷史同期正常值,顯示通脹壓力仍大。本輪通脹就恐怕要9月或10月才能到頂。未來政策操作應“堅持以我為主”,繼續維持年內1-2次加息預期,但在國際金融市場平復前不應采取行動。
@曹衛東(博客,微博)(聯訊證券副總經理):
CPI6.5%很大可能成為今年的高點,歐美金融市場的動蕩對國內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有影響,所以觀察期可能提前結束,貨幣政策難以再收緊。
@張勇(民族證券資深投資經理):
在歐美經濟處于再度大幅衰退陰影籠罩和市場普遍預期CPI將在隨后幾個月見頂回落的背景下,央行近期進一步采取較大力度貨幣緊縮措施的可能性降低,這一消息對市場的短期影響已不大。
@譚雅玲(博客,微博)(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
我們的政策很糾結、很艱難,加息有很大風險,存準率依然有空間,通脹很難說有拐點,下半年或許會更高。我建議用匯率疏導壓力,消化市場投機因素,緩解市場沖動,平和市場心態。
@謝作詩(浙江財經學院經貿學院院長):
在當今中國,控制資產價格,特別是房地產價格,本身就是貨幣緊縮的一個有機部分。須知熱錢流入不僅僅是來套匯的,更多的其實是來分享資產盛宴的,因此抑制房地產價格,本身就起到減少熱錢流入和緊縮貨幣的作用。我們的貨幣供給有一部分是內生決定的,而決定這部分貨幣供給的關鍵變量就是房地產價格。
來源:中國證券報
市場通常預期年中物價出現拐點,7月份CPI稍高大致與此預期相符。市場關注下一步貨幣政策是否出現拐點。考慮到歐美雙債危機導致全球動蕩、主要經濟體呈弱增長格局,預期宏觀政策適度從緊基調會得以堅持但不會加碼,降準降息等放松操作目前還不太可能,財政政策在促進投資和調結構方面會發揮積極作用。
@范劍平(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
雖然還不能完全排除加息的可能,但我個人認為央行在當前形勢下宜冷靜觀察,多看少動,等國際國內形勢進一步明朗后再做決定,因為下半年我國經濟本身已經具有減速趨勢,外需進一步轉冷將使減速幅度超出預期,加息在這個階段不合適。
@陳炳才(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副主任):
是否加息要看8月的數據。目前的物價形勢,確實有些說不清楚,需要觀察。5年的長期存款利率已經達到5.5%,足以保障存款人利益。提高利率要綜合權衡,儲備貨幣國家保持低利率,我國過多提高,會吸引更多外部資金進入,通貨膨脹,最好的途徑是匯率升值加快,經濟速度降低到8%左右。
@魯政委(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從7月CPI環比看,食品、非食品、整體水平都大超歷史同期正常值,顯示通脹壓力仍大。本輪通脹就恐怕要9月或10月才能到頂。未來政策操作應“堅持以我為主”,繼續維持年內1-2次加息預期,但在國際金融市場平復前不應采取行動。
@曹衛東(博客,微博)(聯訊證券副總經理):
CPI6.5%很大可能成為今年的高點,歐美金融市場的動蕩對國內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有影響,所以觀察期可能提前結束,貨幣政策難以再收緊。
@張勇(民族證券資深投資經理):
在歐美經濟處于再度大幅衰退陰影籠罩和市場普遍預期CPI將在隨后幾個月見頂回落的背景下,央行近期進一步采取較大力度貨幣緊縮措施的可能性降低,這一消息對市場的短期影響已不大。
@譚雅玲(博客,微博)(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
我們的政策很糾結、很艱難,加息有很大風險,存準率依然有空間,通脹很難說有拐點,下半年或許會更高。我建議用匯率疏導壓力,消化市場投機因素,緩解市場沖動,平和市場心態。
@謝作詩(浙江財經學院經貿學院院長):
在當今中國,控制資產價格,特別是房地產價格,本身就是貨幣緊縮的一個有機部分。須知熱錢流入不僅僅是來套匯的,更多的其實是來分享資產盛宴的,因此抑制房地產價格,本身就起到減少熱錢流入和緊縮貨幣的作用。我們的貨幣供給有一部分是內生決定的,而決定這部分貨幣供給的關鍵變量就是房地產價格。
來源:中國證券報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強勢逆轉 A股是否有效止跌?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