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城市房價上漲壓力仍大 調控釋放從嚴信號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目前部分城市房價上漲壓力仍然較大,要繼續嚴格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稅收政策和住房限購措施,房價上漲過快的二三線城市要采取必要的限購措施。分析人士認為,一年甚至更…
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目前部分城市房價上漲壓力仍然較大,要繼續嚴格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稅收政策和住房限購措施,房價上漲過快的二三線城市要采取必要的限購措施。分析人士認為,一年甚至更長時間之內,房地產調控政策放松的可能性幾乎沒有,“限購令”、約談問責等調控措施繼續從嚴。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強調了限購、差別化信貸等調控措施。只要樓市再度升溫,新的調控措施出臺可能性很大。
一些房地產企業不斷聲稱經營困難,但從全國范圍來看,不少開發商過得“相當滋潤”。不少房地產企業確實面臨資金壓力,但在貨幣政策回歸穩健的大背景下,這種現象并非房地產行業所獨有。上半年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來源40991億元,同比增長21.6%,與其他行業相比并不落后。
就目前而言,我國樓市依舊較為活躍,房價也沒有出現較明顯回落,二三線城市房價漲幅仍然較快。值得注意的是,6月樓市銷售出現一定程度回暖,更增加了開發商“死扛”的底氣和實力。數據顯示,6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環比上升43%,商品房銷售額環比上升31%。這種情況的出現,不排除樓市供應增加、開發商決定“降價換量”的因素,但也與少數城市調控力度有意無意放松有關。從我國樓市銷售歷年經驗來看,下半年銷售面積往往高于上半年,不排除樓市成交帶動價格回暖的可能性。
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二三線城市如果房價上漲過快,將納入限購名單。目前全國約有40個城市實施了樓市限購,如果限購城市范圍擴大,最有可能從房價反彈、調控“寬松”以及房價潛在泡沫明顯的城市開始。
此外,地方政府穩定房價的責任被繼續強調。目前大多數城市出臺的房價控制目標均較寬松,中央將督促各地從嚴執行和把握。穩定房價不力的地方政府,約談問責力度將進一步加大。
對于土地出讓收入大幅減少也應理性分析。出讓金“縮水”原因有多方面。一是房地產開發商或因此前囤地較多,拿地積極性不高。二是保障房地塊的出讓價格較低,拉低了整個土地出讓金收入。三是上半年許多出讓土地位于城市外圍郊區,出讓價格較低。因此,這些原因應不足以動搖政府調控的決心。
來源:中國證券報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強調了限購、差別化信貸等調控措施。只要樓市再度升溫,新的調控措施出臺可能性很大。
一些房地產企業不斷聲稱經營困難,但從全國范圍來看,不少開發商過得“相當滋潤”。不少房地產企業確實面臨資金壓力,但在貨幣政策回歸穩健的大背景下,這種現象并非房地產行業所獨有。上半年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來源40991億元,同比增長21.6%,與其他行業相比并不落后。
就目前而言,我國樓市依舊較為活躍,房價也沒有出現較明顯回落,二三線城市房價漲幅仍然較快。值得注意的是,6月樓市銷售出現一定程度回暖,更增加了開發商“死扛”的底氣和實力。數據顯示,6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環比上升43%,商品房銷售額環比上升31%。這種情況的出現,不排除樓市供應增加、開發商決定“降價換量”的因素,但也與少數城市調控力度有意無意放松有關。從我國樓市銷售歷年經驗來看,下半年銷售面積往往高于上半年,不排除樓市成交帶動價格回暖的可能性。
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二三線城市如果房價上漲過快,將納入限購名單。目前全國約有40個城市實施了樓市限購,如果限購城市范圍擴大,最有可能從房價反彈、調控“寬松”以及房價潛在泡沫明顯的城市開始。
此外,地方政府穩定房價的責任被繼續強調。目前大多數城市出臺的房價控制目標均較寬松,中央將督促各地從嚴執行和把握。穩定房價不力的地方政府,約談問責力度將進一步加大。
對于土地出讓收入大幅減少也應理性分析。出讓金“縮水”原因有多方面。一是房地產開發商或因此前囤地較多,拿地積極性不高。二是保障房地塊的出讓價格較低,拉低了整個土地出讓金收入。三是上半年許多出讓土地位于城市外圍郊區,出讓價格較低。因此,這些原因應不足以動搖政府調控的決心。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