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副省長滕衛平:現在我們對海歸項目挑得厲害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現在我們對項目挑得很苛刻,別看談,不一定能談成。”6月28日,在大連舉辦的第十二屆中國海外學子創業周(下稱“海創周”)的交流晚宴現場,遼寧省副省長滕衛平向本報記者表示。…
“現在我們對項目挑得很苛刻,別看談,不一定能談成。”6月28日,在大連舉辦的第十二屆中國海外學子創業周(下稱“海創周”)的交流晚宴現場,遼寧省副省長滕衛平向本報記者表示。
現場聚集了來自五湖四海的1000多名海外留學人員,各自都帶著一個或者幾個項目,希望能與對口的政府機構、創業園區或者創投等“金主”接洽,了解這些項目在國內創業市場上落地的可能性。
在過去的十一年間,海創周一共吸引了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2萬余名留學人員回國,簽訂了4100多項合同,獲專利3700多項專利,累計創造產值500多億元。
不過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和前幾年不同的是,盡管全國各地依然陸續推出各種力度頗大的優惠政策,以吸引海外留學人員歸國創業,但是各地對創業項目的要求都提高了。
滕衛平告訴記者:“過去那種低水平的、重復性的項目,我們都不要了。現在我們(對項目)挑得厲害。”
“隨著國家發展到一定程度,過去的那些國外廢棄的、有污染的項目我們不會再要了。”他表示,“我們對于海歸有一些特別的優惠政策。但是要強調的是,我們需要真正的海歸,有真本事的海歸。光糊弄我們也不行,得有真才實學。”
晚宴現場來直接找滕衛平溝通項目的人絡繹不絕,這里儼然成了他的現場辦公場所。而正如滕衛平自己所言,真正好的項目,是不缺好“買主”的。
他透露,比如大連高新區,最近兩年的“胃口大了”,隨著陸續登門拜訪的創業項目增多,高新區的選擇余地越來越大。
盡管如此,他仍然向記者強調,現在是海外學子回國創業最好的時候。
和記者說話的間隙,美國硅谷中國工程師協會常務副會長薛曉峰就和滕衛平聊上了。
薛曉峰帶著20多個人、100多個項目的中國工程師團隊來到大連,希望在大連尋找到合適軟件、電子信息產業的創業機會。
一聽說這個硅谷團隊中,有20-30個和最新的物聯網技術有關的項目,并且其中許多項目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擁有國際專利,滕衛平頓時有了興趣:“現在是你們回國創業最好的時候。你和我們大連高新區合作是最好的了,你就直接找大連高新區的人。”
話音未落,滕衛平立即找來了助手,將薛曉峰介紹給大連高新區管委會。
隨著大連高新技術布局的路線圖逐漸清晰,電子信息產業成為優先發展的產業。據悉,遼寧目前大部分的軟件產業企業都搬到了大連高新區,同時,全國最大的“軟交會”也在這里召開。
滕衛平向記者表示,目前大連軟件園覆蓋的產業鏈相當廣泛,除了軟件外包業務之外,現在很熱的物聯網技術也是優先發展的產業之一。
實際上,除了大連之外,遼寧各地都按照自身的產業戰略發展規劃,分別吸引不同的海外學子歸國創業。政策力度仍然很大,同時選擇項目則變得更加理性。
“對于遼寧來說,吸引海歸回國創業最大的優勢是這一條門前的海岸線。”滕衛平表示,遼寧省目前希望扶持的大型高端裝備業和石化產業等,都是依附著海岸線優勢進行的。
從2007年開始,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建設等成為海創周的重要主題。根據不完全統計,近4年來,在海創周的影響和帶動下,共有2400多名海外學子先后考察了遼寧沿海經濟帶,與境內的近千家單位開展項目合作。
滕衛平表示,根據地理優勢,遼寧愿意吸引更多的高端制造業和軟件外包行業的創業力度將增大。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現場聚集了來自五湖四海的1000多名海外留學人員,各自都帶著一個或者幾個項目,希望能與對口的政府機構、創業園區或者創投等“金主”接洽,了解這些項目在國內創業市場上落地的可能性。
在過去的十一年間,海創周一共吸引了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2萬余名留學人員回國,簽訂了4100多項合同,獲專利3700多項專利,累計創造產值500多億元。
不過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和前幾年不同的是,盡管全國各地依然陸續推出各種力度頗大的優惠政策,以吸引海外留學人員歸國創業,但是各地對創業項目的要求都提高了。
滕衛平告訴記者:“過去那種低水平的、重復性的項目,我們都不要了。現在我們(對項目)挑得厲害。”
“隨著國家發展到一定程度,過去的那些國外廢棄的、有污染的項目我們不會再要了。”他表示,“我們對于海歸有一些特別的優惠政策。但是要強調的是,我們需要真正的海歸,有真本事的海歸。光糊弄我們也不行,得有真才實學。”
晚宴現場來直接找滕衛平溝通項目的人絡繹不絕,這里儼然成了他的現場辦公場所。而正如滕衛平自己所言,真正好的項目,是不缺好“買主”的。
他透露,比如大連高新區,最近兩年的“胃口大了”,隨著陸續登門拜訪的創業項目增多,高新區的選擇余地越來越大。
盡管如此,他仍然向記者強調,現在是海外學子回國創業最好的時候。
和記者說話的間隙,美國硅谷中國工程師協會常務副會長薛曉峰就和滕衛平聊上了。
薛曉峰帶著20多個人、100多個項目的中國工程師團隊來到大連,希望在大連尋找到合適軟件、電子信息產業的創業機會。
一聽說這個硅谷團隊中,有20-30個和最新的物聯網技術有關的項目,并且其中許多項目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擁有國際專利,滕衛平頓時有了興趣:“現在是你們回國創業最好的時候。你和我們大連高新區合作是最好的了,你就直接找大連高新區的人。”
話音未落,滕衛平立即找來了助手,將薛曉峰介紹給大連高新區管委會。
隨著大連高新技術布局的路線圖逐漸清晰,電子信息產業成為優先發展的產業。據悉,遼寧目前大部分的軟件產業企業都搬到了大連高新區,同時,全國最大的“軟交會”也在這里召開。
滕衛平向記者表示,目前大連軟件園覆蓋的產業鏈相當廣泛,除了軟件外包業務之外,現在很熱的物聯網技術也是優先發展的產業之一。
實際上,除了大連之外,遼寧各地都按照自身的產業戰略發展規劃,分別吸引不同的海外學子歸國創業。政策力度仍然很大,同時選擇項目則變得更加理性。
“對于遼寧來說,吸引海歸回國創業最大的優勢是這一條門前的海岸線。”滕衛平表示,遼寧省目前希望扶持的大型高端裝備業和石化產業等,都是依附著海岸線優勢進行的。
從2007年開始,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建設等成為海創周的重要主題。根據不完全統計,近4年來,在海創周的影響和帶動下,共有2400多名海外學子先后考察了遼寧沿海經濟帶,與境內的近千家單位開展項目合作。
滕衛平表示,根據地理優勢,遼寧愿意吸引更多的高端制造業和軟件外包行業的創業力度將增大。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