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印簽合作協定 10年內免94%商品關稅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月16日,日本外相前原誠司在外務省與來訪的印度商業和工業部長夏爾馬簽署了經濟合作協定(EPA)。根據協定,占兩國貿易總額94%的商品的關稅將在EPA生效后的10年內逐步廢除。 根據協定,日本…
2月16日,日本外相前原誠司在外務省與來訪的印度商業和工業部長夏爾馬簽署了經濟合作協定(EPA)。根據協定,占兩國貿易總額94%的商品的關稅將在EPA生效后的10年內逐步廢除。
根據協定,日本處于弱勢的農產品,如大米、小麥、牛肉和豬肉等不在減稅范圍之列;而日本的強勢產業,如汽車零部件、鋼鐵制品和機械等,大部分則將免稅。
日本政府和經濟界對印度這一12億人口的巨大市場充滿了期待。前原誠司在簽署EPA后表示:“希望日印兩國能以此為契機,作為戰略合作伙伴互利雙贏共同發展。”
日方竭盡所能保護本國大米
EPA是日本于本世紀初提出來的一種經濟合作模式。與專注于貨物貿易的自由貿易協定(FTA)相比,EPA涵蓋范圍更廣,在FTA的要素之外,還包括了服務貿易、投資、人員的自由流動等方面的內容。
“日本提出EPA的模式,最主要的原因是想獲得規則的制定權。因為日本農業的競爭力很弱,如果與別的國家談FTA,勢必因為農業問題而難以達成協定。”外交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教授周永生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在印度之前,日本已經與11個國家簽訂了EPA,只要對方是農產品出口國家,大米就無一例外地成為“例外品目”。
另據共同社報道,本月10日,在日本與澳大利亞進行的EPA談判中,澳方亦有意允許日本將大米作為例外,保留關稅。由于澳大利亞正在進行加入“泛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PP)的談判,如果日本在與澳方的EPA中成功將大米作為例外,則在澳大利亞成為TPP成員后,這一例外也有可能適用于TPP。目前,TPP以取消所有商品的關稅為原則。
14日,TPP第五輪擴大談判在智利首都圣地亞哥開幕。智利政府相關人士表示,雖然“逐步實現所有商品零關稅是我們的終極目標”,但有必要舉行允許特定品目不撤銷關稅的兩國間談判。
此前,日本首相菅直人已多次表示,將在今年6月就是否加入TPP得出結論。但日本經濟界對加入TPP早已按捺不住。1月,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會長米倉弘昌在與時任經濟產業相的海江田萬里會談時表示,“今年是恢復經濟強力增長的關鍵之年”,希望“以實現"平成開國"為目標,通過加入TPP及EPA、FTA,全力推進高層次的經濟合作和制度改革”。
東京大學經濟學教授伊藤隆敏亦認為,必須加入TPP,使“人、物、錢”更加自由地往來,從而激活日本國內經濟。
“日本已簽了12份EPA,而且把大米等農產品作為例外,無疑為TPP談判增加了籌碼。”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日本經濟研究室主任張季風向本報表示。
事實上,對于加入TPP,日本最大的憂慮就是大米。15日,日本國家戰略相玄葉光一郎在演講中以美韓自由貿易協定把大米等商品排除在外為例,強調這樣的規則“可能會照搬到TPP里”。
或與中國爭區域經濟主導權
2001年11月,中國宣布在未來10年內與東盟建成自由貿易區。而日本的EPA戰略則從2002年全面啟動。在日本的談判對象名單上,首先是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越南等,接下來是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最后才是韓國、中國。
“在當時,日本明顯是想同中國爭奪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主導權,但現在在中國的GDP已經超過日本,而且日本基本沒有機會反超的情況下,日本繼續其EPA戰略,主要還是從發展其自身經濟考慮。”周永生表示,東亞經濟一體化的主導權已經非中國莫屬,日本已沒有實力來爭奪,但日本與印度簽EPA,明顯是有聯手抗衡中國的意思。
張季風亦認為,EPA也好,TPP也罷,都是菅直人內閣實現“平成開國”執政目標的象征。如果單純從經濟合作的角度來講,中國是日本第一大貿易伙伴,日本是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日本最應該同中國簽EPA,但中國在其談判名單中排在最后。
除現有地區以外,日本也在積極拓展合作對象。去年11月,日本內閣會議確定的政府“經濟合作基本方針”指出,要加強EPA相關工作。2月19日,菅直人在與歐盟經濟界人士會談時表示,希望年內開始與歐盟間的EPA談判。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