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森克虜伯倡議成立德國原材料股份公司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Rundschau)11月15日報道,近年來,中國不斷在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國家大舉開發原材料和銷售市場,引發德國工業界不安。因原材料供應日益昂貴和短缺,德國對此擔憂…
《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Rundschau)11月15日報道,近年來,中國不斷在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國家大舉開發原材料和銷售市場,引發德國工業界不安。因原材料供應日益昂貴和短缺,德國對此擔憂而受到強烈震撼。德國堅信世界市場應重歸自由貿易,要主動出擊和積極協調以保障原材料供應。
昨天,德國最大的鋼鐵公司蒂森-克虜伯(Thyssen-Krupp)邁出了第一步,公司董事會主席愛克哈德-舒爾茨(EkkhardSchulz)倡議由蒂森-克虜伯參股創建德國原材料股份公司。即使沒有政府參加,私人企業也應該結成自己的購買同盟。“我們為什么要把非洲讓給中國?”舒爾茨憤憤不平。其他的歐洲鋼鐵公司和工業企業也可以入股,因為全球市場原材料都“日益緊缺”。
據悉,有幾家企業也正在考慮結成購買同盟。《法蘭克福匯報》透露,德國企業也想仿照中國模式到資源富國投標幫助其擴建基礎設施,以便入股和長期獲取當地礦業開采供貨合同。十年來,中國采取靈活策略推動形成了一種新的(從根本上來說是原始的)原材料采購模式——交換模式。德國大企業聯合起來步調一致也可以采取這種一攬子交換模式(以先進技術換取原材料)。比如德國企業可以考慮聯合起來為資源富國建設一個現代化的電網,以主動獲取緊缺的原材料。
然而,要達到這一步絕非易事。蒂森-克虜伯發言人承認,此舉與德國卡特爾法和歐洲的反壟斷法相違背,要想真正付諸實施尚需時日,相關法律須作修改。聯邦政府支持成立原材料股份公司,但不會入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