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銀行:亞洲中小企業實現健康發展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根據渣打銀行最新研究報告,在亞洲經濟強勁復蘇以及美國庫存周期轉向的推動下,亞洲許多中小企業已經走出國際金融危機的陰影,健康復蘇,并逐漸變得更加強大。報告認為,這反映了中小企業在應…
根據渣打銀行最新研究報告,在亞洲經濟強勁復蘇以及美國庫存周期轉向的推動下,亞洲許多中小企業已經走出國際金融危機的陰影,健康復蘇,并逐漸變得更加強大。報告認為,這反映了中小企業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時所獨有的靈活性、彈性和適應性。
渣打銀行的研究報告表明,亞洲中小企業在此次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的表現明顯好于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其主要原因歸結為:亞洲銀行在這次危機中受到的沖擊較小,維持了借貸水平;而亞洲各國和地區也從過去的金融危機中吸取了教訓,積極通過各種努力(包括政府擔保計劃等)維持對中小企業的信貸。
在過去10至15年的時間里,人們對于中小企業的認識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普遍認為中小企業已經成為各國和地區經濟增長和就業增加的引擎。員工少于250人的企業目前在亞洲企業圈里占據了絕大多數。一般來說,這類企業為社會創造了50%的就業機會,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則達到了30%至60%。此外,中小企業還推動了國際貿易的發展,許多中小企業都是大型出口公司的主要供應商。
與此同時,推動網絡發展和制造流程完善的新科技,正在改變規模經濟效益,使得小企業和大企業之間的差距縮小,中小企業對推動亞洲經濟發展變得更加重要。
渣打銀行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小企業不僅是支持亞洲經濟復蘇的重要支柱,而且增加了大量工作崗位,滿足了亞洲年輕人的就業需求。中小企業還成為社會安全網,有效地幫助了貧困人口和弱勢群體抵御國際金融危機所帶來的沖擊。
渣打銀行指出,對于銀行來說,中小企業代表了巨大的機會,以前人們普遍認為中小企業不賺錢的觀念已經過時了。當然對于中小企業來說,融資仍然是目前一個主要問題。中小企業仍缺乏現金流,也無法通過資本市場融資來做大做強,因而必須向銀行貸款。如今,中小企業已經不僅僅需要在國內融資,更面臨著通過銀行獲得全球性服務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