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森克虜伯董事會主席:收縮鋼鐵投資中國
來源:鋼聯資訊|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自2011年從西門子上任蒂森克虜伯董事會主席后,海里希·赫辛根(Dr.-Ing.HeinrichHiesinger)有一半的時間都在為公司的轉型而在全球各地的工廠奔波,一邊對部分鋼鐵業務剝離出售,一邊則在中…
自2011年從西門子上任蒂森克虜伯董事會主席后,海里希·赫辛根(Dr.-Ing.HeinrichHiesinger)有一半的時間都在為公司的轉型而在全球各地的工廠奔波,一邊對部分鋼鐵業務剝離出售,一邊則在中國等地區加大投資。
對于一家200年前從鋼鐵起家、如今已經在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近17.7萬名員工的國際性、多元化集團來說,如何進行業務的取舍,在如今的經濟不確定之下尤其重要,而這對于目前正在紛紛涉足非鋼產業的國內鋼廠來說,也同樣具有借鑒意義。
今天(18日),蒂森克虜伯在中國投資的發動機零部件公司南京生產基地就將開業投產。海里希·赫辛根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這一工廠是蒂森克虜伯在中國投資建設的5家工廠之一,未來還會進一步尋求對工業產品和服務領域的投資機會。
南京生產基地總投資約1.9億美元,占地面積19萬平方米,該生產基地主要生產中型及重型商用車發動機曲軸,面向中國廣大的中重型商用車生產商。
海里希·赫辛根告訴記者,除了南京的曲軸工廠,其他四個在中國建設的工廠包括位于成都生產汽車彈簧和穩定器的工廠、位于常州的凸輪軸生產工廠、位于上海的轉向系統廠,以及對位于中山的電梯有限公司進行擴建。
蒂森克虜伯這一輪對中國的投資資金,也來源于其內部結構的調整。
自赫辛根上任后,就推行了一系列業務優化調整計劃,使集團從一家以鋼鐵為主業的企業轉變為多元化工業集團。目前,公司已經出售了旗下的不銹鋼業務,還在進行位于美洲的鋼廠的出售工作。
“鋼鐵行業是周期性行業,也是資本密集型行業,目前的產能過剩限制了這一行業的盈利空間,因此我們要從鋼鐵向工業產品和服務轉型。”赫辛根指出,這一輪的調整可能會在今年年底告一個段落,調整之后鋼鐵業務占公司收入比重在30%左右,而來自工業產品和服務的收入則達到70%。
海里希·赫辛根進一步指出,在剝離和調整以及降低成本的同時,公司在增加研發方面的投入,“去年我們研發投入增加17%,今年還計劃把研發投入增加10%,我們相信創新仍是非常重要的環節,而未來公司的投資重點也將是工業產品和服務,對原材料業務等不會有太多的興趣。”
中國仍是蒂森克虜伯投資的重點市場。
海里希·赫辛根告訴記者,在蒂森克虜伯的全球格局中,亞太地區及中國市場是增長最快的市場,“中國的營業收入已經達到20億歐元,我們在中國訂單總金額達到40億歐元。不久的將來我們會出臺更多在中國市場的計劃,不只包括對中國的投資,還有如何在當地招募員工,對員工進行培訓,因為在中國的最大挑戰就是招募并留住訓練有素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