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鋁負債百億美元力邀中企入股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全球最大的鋁生產商俄羅斯鋁業(Rusal。Rual; 468.HK,下稱俄鋁),正對國內有實力的鋁生產商敞開合作大門。 9月14日,俄鋁戰略發展及股票部副行政總裁奧列格?穆哈麥德申(Oleg Mukh…
9月14日,俄鋁戰略發展及股票部副行政總裁奧列格?穆哈麥德申(Oleg Mukhamedshin)在莫斯科國際鋁業大會間隙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想邀請中國的合作伙伴在西伯利亞以參股的方式建廠,這樣的話,我們的中國伙伴可以獲得低成本的鋁產品,同時進口到中國市場。”
目前,全球鋁行業已陷入新一輪不景氣周期。國內鋁業由于受制于能源高價,虧損程度更高,今年上半年,國內最大的鋁生產商中國鋁業虧損達32.53億。在此背景下,發展水電鋁一體化或煤電鋁一體化,成為我國鋁行業降低成本的最佳途徑。而在產業鏈一體化方面,俄鋁及加拿大鋁業依靠本國的能源優勢,擁有全球最先進的水電鋁項目。
相對低廉的能源成本正是俄鋁吸引中國企業的核心優勢。本報記者注意到,在國際鋁業大會期間,中鋁、五礦、中色等不少國內企業前往打聽合作事宜。
中國五礦集團旗下鋁板塊業務一位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俄鋁已與中鋁開始接觸,不過還沒有實質進展。
中色集團海外業務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俄鋁拋出的投資計劃,實際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投資風險。
俄鋁的吸引力
國際鋁業大會專門設立了一個名為“中國!中國!中國!”的分論壇,探討中國鋁行業發展前景。
奧列格?穆哈麥德申在發言時表示,中國雖然經濟增速放緩,但是鋁消費增速將依然保持在7%-8%。不過中國鋁業將面臨持續的高能耗、產能過剩、節能減排等問題。
趁此機會,奧列格?穆哈麥德申對臺下的中國同行發出了邀請,“前往俄羅斯投資,將使中國企業獲得低成本的煉鋁能源,以及環保優勢。”
來自國際金屬咨詢機構CRU的數據統計,中國鋁行業所需能源84%來自煤炭,只有16%來自水電。而俄鋁所需能源中的86%來自水電,12%來自煤炭,剩下的2%依靠其他能源。
此外,據CRU統計,國內噸鋁平均碳排放量為俄鋁的4倍多。
“中國企業如果在俄羅斯建廠,可以通過鋁產品出口的方式,把俄羅斯低成本的能源出口到中國。” 奧列格?穆哈麥德申對本報記者表示。
然而,在中國鋁行業產能過剩嚴重的背景下,再去西伯利亞擴建新產能的吸引力有多大?
奧列格?穆哈麥德申認為,盡管現在的市場行情不好,但依然有生產商能夠盈利,因為這些生產商具有低成本的能源。“俄鋁的噸鋁能源成本占噸鋁總成本的30%左右,而中國占50%以上。”
合資建廠
俄鋁引資的理想方式,是與中國企業合資建立新的煉鋁廠,后者以參股的方式可以“按照成本價獲得原鋁和一些增值的產品。”
關于具體參股數額,“我們可以繼續來溝通和談判,也許是20%、25%,甚至是50%。”
在業內具有領先優勢的俄鋁,為何主動邀請中國企業前往投資?奧列格?穆哈麥德申道出了其中部分原因,“中國對于俄鋁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不僅是因為中國是最大的鋁需求市場,也因為我們認為中國未來依然是重要的市場。”為了更進一步貼近中國市場,俄鋁還在不久前加入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
除了期望分享中國龐大的鋁需求市場,俄鋁還希望通過引入中國合作伙伴來獲得國內低成本的融資。
“國內國有企業的融資成本較低并且相對容易,俄鋁目前債務在加重。”中鋁相關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
來自俄鋁港交所披露的信息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俄鋁債務凈額高達108.55億美元。
奧列格?穆哈麥德申拒絕披露俄鋁正在與哪些中國企業洽談合作,“目前還處于初期的階段,但我可以明確告訴您,中國公司的確非常有興趣在西伯利亞進行投資。”
投資風險
雖然俄鋁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中國企業看起來并不那么熱情。
上述中色集團海外業務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俄鋁列舉的一系列投資條件,看起來都很美,但實際有很大風險。
“俄鋁要求中國企業支付前期所有經費,相當于回避了建廠的所有風險。”該中色集團人士表示。
五礦集團鋁業務負責人則表示,五礦不會參與俄鋁的建廠項目,因為俄羅斯的外商投資條件很苛刻,屬于高風險的投資國家,寧愿去中東建廠。
“有一點俄鋁沒有提到,雖然俄鋁有低成本的電費,但鋁土礦的成本相對較高,幾乎沒有中國企業從俄羅斯及其周邊地區進口鋁土礦。”上述五礦集團鋁業務負責人進一步表示。
知情人士稱,俄鋁已與中鋁在洽談合作事宜。但中鋁海外業務的一位管理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俄鋁的項目并不具有充足的吸引力。
上述知情人士稱,前幾年,中鋁與俄鋁達成了一項合資協議,但最終被發改委否決。“國內鋁產能充足,并不屬于鼓勵投資的范圍。”
延伸閱讀
- 上一篇:美“財政懸崖”成投資者最大擔憂 下一篇:歐冠:當“全球化”遇見 “地方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