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推QE3 美聯儲重在“求穩”
來源:中國證券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美國總統大選的政治背景下,美聯儲高層近期的一系列表態表明,美聯儲的貨幣政策需要在推動就業市場達到預期增幅與確保通貨膨脹率維持在目標水平間尋找平衡。只有在經濟復蘇動能進一步減弱、…
在美國總統大選的政治背景下,美聯儲高層近期的一系列表態表明,美聯儲的貨幣政策需要在推動就業市場達到預期增幅與確保通貨膨脹率維持在目標水平間尋找平衡。只有在經濟復蘇動能進一步減弱、經濟增長前景面臨的風險足夠明顯或通脹率可能持續低于美聯儲設定的2%的目標水平時,才可能采取新的寬松舉措。
今年以來,美聯儲一直保持著高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立場,聯邦基金目標基準利率一直維持在零至0.25%的超低區間。美聯儲預計,今年的核心通脹率將維持在1.2%-1.7%之間,低于美聯儲2%的目標水平。6月政策會議上,美聯儲根據今年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1.9%-2.4%的預期,決定將“扭轉操作”的期限延長到年底。自去年9月份以來,美聯儲一直在通過“扭轉操作”穩定市場長期利率。
就業市場是美聯儲決定是否推出更多刺激政策的核心依據。美聯儲7月18日發表的褐皮書稱,美國經濟6月份和7月初表現溫和復蘇,但就業市場改善不明顯。美國勞工部7月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美國非農業部門失業率為8.2%,與上月數據環比持平,但遠高于奧巴馬政府設定的6%的目標水平。就業增長放緩程度要比預期嚴重,二季度每月新增就業人數為7.5萬人,是2010年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個季度。
保持美國聯邦預算的可持續軌道,是促進就業的根本保證。但是,即將到來的“財政懸崖”,對美國經濟的負面影響可能是致命的。“財政懸崖”概念最初源自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特指2013年1月1日即將廢除的小布什政府推行的減稅政策。如年底前美國國會不能就增稅、減支方案達成一致意見,將由此觸發國會的自動削減赤字機制,將導致美國政府在未來十年內需削減約1.2萬億美元財政開支。伯南克表示,屆時“財政懸崖”可能使美國GDP削減5%,使美國財政情況無法持續,將嚴重影響經濟復蘇和就業市場回暖。高盛預計,在最壞的情形下,“財政懸崖”將令美國2013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速下降約4個百分點,失業率將超過9%。
此外,美國財政部與美聯儲在基本策略上的矛盾,部分削弱了貨幣政策對刺激經濟復蘇的積極作用。一直以來,美聯儲致力于壓低市場長期利率,希望通過“扭轉操作”減少市場的長期證券供應,促使投資者轉向股票等較高風險資產,進而推動美國經濟增長。而美國財政部尋求將借貸成本鎖定在較低水平,借利率處于歷史低位之機,加大長期國債的發行量。財政部6月初曾表示,自2008年10月以來,已發行的美國國債的平均期限,已延長了近32%,5月份國債發行最高期限達到64個月,為十年來最高水平。
財政部的政策基于維持國債發行的定期性和可預見性,其職責是力爭以盡可能低的成本為美國政府融資;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則必須支持物價穩定和充分就業。美國財政部債務管理局表示,計劃將繼續逐漸延長國債的平均期限。對整體經濟影響而言,財政部積極尋求延長國債期限的舉措,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美聯儲“扭曲操作”應產生的積極作用。伯南克日前表示,美聯儲決心為支持經濟更快增長作出貢獻,但希望政府其他部門能協同努力。
美國經濟復蘇面臨的另一個重大風險,源自歐債危機帶來的威脅。美聯儲褐皮書稱,6月到7月初,除住房市場普遍有所改善,銷售額及建筑水平有所上升外,美國大部分地區制造業緩慢擴張,但與年初相比步伐減緩。在個人消費開支方面,大部分地區零售開支與去年同期相比緩慢增長,很多地區增速比年初減弱,一些地區零售商表示消費者需求下降。歐洲危機已經影響到美國經濟,具體表現為美國出口受到拖累、企業和消費者信心遭到打擊以及歐洲銀行系統風險引發美國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承受壓力。
近期歐洲決策者已經在積極采取應對主權債務危機的措施,但仍需要有進一步實質性的紓困行動,以求穩定該地區銀行業,安撫市場恐懼,并為歐元區建立一個可操作的財政框架。在金融壓力加劇的情況下,美聯儲應準備好采取更多舉措保護美國的金融體系安全。
還有一個不能回避的問題,就是美國的大選政治,是一個潛在的影響貨幣政策問題,也是影響美國經濟的另一個因素。盡管今年上半年經濟活動有所減速,但美國經濟仍在持續復蘇,近期數據顯示,一季度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2%,二季度可能會放慢。與此同時,自1月份以來,聯邦基金目標利率一直維持在零至0.25%的超低區間,美聯儲很難采取激進措施進一步降低借款成本。如果在11月份大選前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措施(QE3),其目的可能是鼓勵投資者投資股票及其他風險資產。但如此一來,卻可能引發市場對美聯儲以及奧巴馬政府干預資本市場自身獨立性的爭議。
由此看來,“求穩”或是當前美聯儲最為看重的貨幣政策主基調。
延伸閱讀
- 上一篇:西班牙:泥潭中掙扎的斗牛士 下一篇:美國宣布對伊朗石油行業實施新一輪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