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飆升至2.09%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11月23日,德國央行拍賣60億歐元、票息為2%的10年期基準國債,盡管一向被視為歐元區的支柱,德國主權債務此番也未能逃脫災難命運! 「鶕聡胄23日公布的拍賣結果,此次國債拍賣接獲的…
11月23日,德國央行拍賣60億歐元、票息為2%的10年期基準國債,盡管一向被視為歐元區的支柱,德國主權債務此番也未能逃脫災難命運。
根據德國央行23日公布的拍賣結果,此次國債拍賣接獲的投標規模為38.89億歐元,而最終分配給38個投標團成員的債券金額僅為36.44億歐元,認購率為1.1倍,平均收益率為1.98%。
拍賣之后,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飆升至2.09%,達到三周以來的最高點,已經超過了美國10年期國債2.03%的收益率水平。近幾年來,由于債務狀況較好,德國國債的收益率一般都低于美國國債。
“(反應疲弱)并不是針對德國,而是由于市場仍然比較脆弱,在流動性方面就更加謹慎。”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對本報記者表示。
德央行保留比例達39%
除了收益率的事后狂飆,此番國債拍賣結果中,最惹人注意的是德國央行保留用于二級市場操作的國債金額 高達23.56億歐元,占到總拍賣金額的39%。法興的跟蹤數據顯示,這是德國1999年7月以來拍賣滯留率最高的一次。
根據德國央行的債券發行計劃,這是本年度最后一次發行10年期國債。最近兩次10年期國債拍賣中,雖然德國央行均有保留部分國債,但金額相對較低。今年9月21日和10月19日的兩次10年期國債拍賣中,保留用于二級市場操作的國債分別為8.125億歐元和9.25億歐元,占比分別為14%和8%左右。
與10月份相比,此次國債拍賣的成本有所下降。10月份國債拍賣的平均收益率為2.09%,認購率1.1倍。不過,最近兩次的投標結果都沒有那么差,前兩次國債拍賣分別增加了50億歐元的發售額度,尤其是9月份國債拍賣的認購率高達1.5倍。
盡管德國財政狀況可能沒有差到令人擔憂的地步,不過對投資者來說,一些新出爐數據還是超出了脆弱的承受范圍。
市場研究機構 Markit Economics 公布,德國11月制造業采購經濟指數(PMI)初值由上月的49.1降至47.9,為兩年來最低水平,跌幅超出市場預期。此外,采購經理調查發現,德國私人部門的增長受壓,德國經濟未來數月將會出現收縮。
另一方面,外圍狀況也不容樂觀。
11月23日,希臘央行指出,如果歐元區內部不能全力以赴重建希臘的政治和經濟信心,希臘無法控制的經濟下行可能迫使希臘退出歐元區。葡萄牙前財政部秘書Carlos Pina近日宣稱其可能還需要200-250億歐元救助資金。11月22日,西班牙政府出售的近30億歐元短期債券中,3個月期債券的收益率已由上個月的2.292%飆升至5.11%,其10年期債券收益率也接近7%。
投資者選擇有限
盡管一片哀鴻,投資者卻不能停下腳步。
日本財務省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日本基金經理購買的英國國債價值達1.53萬億日元,這是自2008年以來同期最高數值。同時,日本投資者出售最多的是德國國債,總計達1.46萬億日元,其次分別為意大利和法國。
“這并不是因為德國特別不好,事實上大家都不好。”屈宏斌認為,投資者依然要進行投資,只能選擇相對不那么差的地方,“新興市場(的情況)雖然相對較好,比如中國,但是買不到(數量有限),而且對于全球那么大的市場來說,新興市場的容量有限,只是杯水車薪。(投資者)選擇美元資產避險是同樣的道理,不是因為對美國經濟有信心,而是因為對其他國家信心更差。”
根據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9月海外投資者對美國國債需求量創下一年多來的最高紀錄。其中,美國最大的債主中國9月凈增持美國債113億美元,持債數量由1.137萬億美元增加至1.148萬億美元。日本、英國等國家也分別增持美國國債,其中日本增持至9568億美元,英國則增持至4216億美元。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