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進程“被動”加速泰央行外儲增加人民幣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繼尼日利亞高調宣布將人民幣作為其外匯儲備后,泰國央行在公開場合也表達了同樣的意愿。昨天據外電報道,泰國央行總裁張旭州稱,泰國央行已開始將人民幣納入其外匯儲備。他還對未來的發展表…
繼尼日利亞高調宣布將人民幣作為其外匯儲備后,泰國央行在公開場合也表達了同樣的意愿。昨天據外電報道,泰國央行總裁張旭州稱,泰國央行已開始將人民幣納入其外匯儲備。他還對未來的發展表達了看法,“若人民幣的全球流動性增強,泰國央行將計劃分階段增加人民幣作為其外匯儲備的規模。”人民幣的國際化在這些國家的期許下“被動”地又向前推了一步。
中泰經貿密切
張旭州稱,人民幣目前在泰國的外匯儲備中所占比重不到1%。分析人士指出,泰國與中國的貿易往來頻繁,將人民幣作為其外匯儲備貨幣也是現實需要與大勢所趨。截至9月底,泰國的外匯儲備總額為1694億美元。記者昨天查閱泰國海關的相關數據發現,1~7月,泰國與中國雙邊貨物進出口額達到331.4億美元,增長30.8%。截止到7月,中國是泰國的第二大貿易伙伴,僅次于日本。中國為泰國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地。
人民幣國際化客觀所需
近年來,有關人民幣國際化的呼聲越來越高。其實,究其原因,一國的貨幣是要與其經濟發展相匹配的。作為全球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經濟體,與其相配的貨幣其發展方向無疑就是國際化,這是客觀所需。
尼日利亞央行行長薩努西近日稱,尼日利亞央行將增加人民幣在其外匯儲備中的比例以應對愈演愈烈的歐債危機。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