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之死對利比亞局勢的影響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10月20日,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執行委員會主席賈布里勒宣布,卡扎菲已經身亡。這標志著卡扎菲及其家族的政治命運徹底走向終結,也標志著利比亞局勢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分析人士認為,卡扎菲喪…
10月20日,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執行委員會主席賈布里勒宣布,卡扎菲已經身亡。這標志著卡扎菲及其家族的政治命運徹底走向終結,也標志著利比亞局勢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分析人士認為,卡扎菲喪生必將對利比亞局勢的未來發展以及國際社會與利比亞的關系產生實質性影響。然而,對利比亞執政當局和國際社會來說,卡扎菲身亡并不意味著利比亞未來將是一片玫瑰色,相反種種挑戰已經擺在有關各方,特別是利比亞執政當局的面前。卡扎菲為何性命不保
俗話說:“胳膊扭不過大腿。”卡扎菲被打死,是隨著戰局的發展,利比亞交戰雙方力量極其懸殊的直接結果。在利比亞全境的絕大多數地盤已被“全國過渡委員會”武裝占領的情況下,卡扎菲支持者早已被逼入墻角,無路可退,加上北約近來繼續對其控制的少數地點加強轟炸,他們被打敗是意料中的事情。
此外,由于利比亞的幾個鄰國,特別是阿爾及利亞在“全國過渡委員會”和西方國家施加強大壓力的情況下,都已表示不接受卡扎菲本人到本國流亡,這就切斷了卡扎菲的后路,他只有四處躲藏或者以死相拼,戰斗到最后一刻。然而,20日卡扎菲老家蘇爾特被“全國過渡委員會”武裝攻占。“覆巢無完卵”,在最后的據點失去之后,卡扎菲已是無處可躲,無力再戰。
人們也許會問,卡扎菲為什么不選擇投降?這可能有兩方面原因:
一是投降不符合卡扎菲的個人性格。事實上,卡扎菲一直心高氣傲,從戰爭一開始他就宣稱要戰斗到底,直到最近還沉湎于扭轉敗局的幻想之中。但是,戰場不相信口水,實力才是決定因素。二是投降也不一定給卡扎菲帶來善終,在內戰造成大量人員死亡的背景下,如果他選擇投降,“全國過渡委員會”要么在國內審訊他,要么把他送到國際法庭。無論在哪兒受審,他可能都是兇多吉少。
卡扎菲喪生影響幾何
從軍事上來說,卡扎菲喪生將為持續至今的利比亞戰爭畫上句號。雖然極少數卡扎菲的忠實支持者今后還可能制造一些零星的暴力事件,但是從全局來看,戰斗已經完結。這標志著“全國過渡委員會”已在軍事上控制全國,也有利于其加速改善國內的安全狀況。相反,如果卡扎菲結局未見分曉,他作為舊政權的象征作用和影響力就無法去除,卡扎菲的支持者會在這種精神力量的感召下繼續抵抗。
從政治上來說,卡扎菲喪生正式宣告卡扎菲時代在利比亞的徹底終結。這顯然有利于“全國過渡委員會”,因為卡扎菲喪生后,影響和阻礙一些國家承認該委員會的一個重要因素得以消除。目前已經有數十個國家對“全國過渡委員會”的地位予以承認。卡扎菲之死將使“全國過渡委員會”得到更多政治支持。
此外,卡扎菲喪生將使“全國過渡委員會”可以把精力全部轉移到政治、經濟和社會重建上來。
利比亞難以萬事大吉
對“全國過渡委員會”來說,盡管卡扎菲喪生為其清除了前進道路上的一個主要障礙,但是“全國過渡委員會”并非從此就高枕無憂;對利比亞來說,卡扎菲喪生也并不意味著這個國家的前景從此將呈現一片玫瑰色。
如今,經歷戰亂的利比亞社會秩序混亂,基本安全缺失。雖然卡扎菲已經死亡,但他的一些追隨者可能已散落民間,成為安全隱患。一些恐怖分子和極端分子也在蠢蠢欲動。此外,利比亞派系斗爭、部族矛盾也可能引發新的沖突,加劇社會動蕩。因此,如何盡快恢復國內安全是“全國過渡委員會”面臨的最嚴峻挑戰。
其次,如何盡快進入執政角色,也是“全國過渡委員會”面臨的一大考驗。由于其立足未穩,經驗不足,“全國過渡委員會”施政起來難免困難重重。為了完成政治過渡,“全國過渡委員會”需要組建政黨、成立政府、頒布憲法、舉行選舉。完成這些任務顯然是一項浩大的政治工程。
再者,“全國過渡委員會”內部構成復雜、意見多元,難以形成合力。在組建新政府的問題上,“全國過渡委員會”內部矛盾重重,組建工作被迫一再推延。能否彌合新政權內部分歧,將決定這個國家的重建能否平穩推進。而新政權一旦在權力和利益分配問題上處理不當,極可能激化矛盾。此外,利比亞目前有至少150個部落,這些力量在未來國家重建過程中將提出各自的政治訴求。
最后,如何妥善安置前政權官員,也是“全國過渡委員會”必須審慎處理的問題。如果一味排擠他們,這些人可能除了斗爭別無選擇,而利比亞也將會復制“伊拉克模式”。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