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劍指歐洲銀行業 債務危機帶來巨額風險敞口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1日發布最新一期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報告稱,在過去幾個月中,全球金融穩定風險明顯加大,采取協調政策來防范風險擴散和提升金融體系抗風險能力至關重要。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1日發布最新一期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報告稱,在過去幾個月中,全球金融穩定風險明顯加大,采取協調政策來防范風險擴散和提升金融體系抗風險能力至關重要。
IMF在報告中直指,歐洲銀行業風險敞口巨大。報告稱,債務危機或許會給歐洲銀行業帶來約3000億歐元(合4100億美元)的風險敞口,區域內各大銀行需調整資本結構,以確保自己可以抵御潛在的虧損。
報告稱,全球銀行業在過去兩年內所面臨的債務信貸風險直線上升。不過,IMF并未提及銀行所需的資本要求。IMF稱,這需要通過成熟的銀行業壓力測試來確定。
上周,評級機構穆迪下調了法國農業信貸銀行和法國興業銀行的評級。穆迪稱下調的原因在于這些銀行嚴重依賴短期融資以及它們在希臘的債務風險敞口過大。
本月稍早,IMF總裁拉加德呼吁全球決策者采取緊急措施,以防止本就低迷的經濟再陷全球性衰退。拉加德所指的措施包括迫使歐洲銀行業者充實資本,此番言論再次點燃了現有銀行資本規模能否挺過經濟滑坡的擔憂。IMF呼吁歐洲銀行業最多籌集2000億歐元(合2900億美元)的新資本。該數據遠高于歐盟在7月份實施壓力測試后對銀行資本金需求的估計,當時預計區域內銀行僅需要籌資25億歐元(合36億美元)。
這份報告也首次指出,如果歐債危機疊加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雙重負面效應出現,新興市場將面臨資金流急劇逆轉的風險,這可能導致新興市場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下降最高達6個百分點。報告還認為,拉丁美洲的銀行體系最為薄弱,而亞洲銀行和新興歐洲銀行對融資成本增加則更敏感。
在20日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IMF警告稱,歐洲必須“采取適當的行動”,以應對日益惡化的主權債務危機,否則將對全球經濟增長造成嚴重影響。報告還強調,歐洲是“擔憂的主要根源”。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