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干預難擋資本追捧 北京豪宅逆市上揚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據說近期首創·禧瑞都和霄云路八號向建委申請的銷售許可證,售價已經到了10萬元/平方米,但沒被批。”一位豪宅開發商透露。這一消息也被另外一個業內人士證實。不過,北京南城某高檔項目已…
“據說近期首創·禧瑞都和霄云路八號向建委申請的銷售許可證,售價已經到了10萬元/平方米,但沒被批。”一位豪宅開發商透露。這一消息也被另外一個業內人士證實。不過,北京南城某高檔項目已拿到了銷售許可證,準備于近期開盤。
就在上月月底,北京標志性豪宅盤古大觀將原來的均價8萬元/平方米價格上調至10萬元/平方米。此前數月,業內公開的秘密是,有關部門強行按住了一批高端住宅項目的銷售許可證。但近期,北京多個豪宅悄悄上調了房價。
紅璽臺營銷總監赫蒙表示,豪宅開發商相當關注目前的土地成交價格以及北京豪宅存量。而從近期土地價格來看,地價仍舊相對在漲。在有需求的情況下,豪宅市場已經度過政策消化期,隨著產品升級,豪宅價格看漲難以避免。
臨近年末,國土部再次提出要嚴格調控高溢價和低容積率土地出讓。但被行政壓抑了半年之久的豪宅市場,似乎已蠢蠢欲動。
按捺不住的豪宅房價
盡管本月僅有一套成交,但在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盤古大觀負責人看來,提價已經勢在必行。“霞公府已經賣到10萬元/平方米,釣魚臺七號報價已經超過10萬元單價,而另一稀缺城市豪宅也有10萬元/平方米的成交。盤古大觀顯然不能一直把價格停留在8萬元/平方米。”該人士認為,隨著北京豪宅的稀缺以及地價的上漲,豪宅已經進入“自主定價”時代。
但所謂的“自主定價”背后一直有一雙有形的行政干預之手。
4月中旬,樓市進入史上最嚴厲調控期。北京房地產市場更為嚴格,甚至豪宅市場被強制性停止申請銷售許可證。
紅璽臺就是其中一典型樓盤。該項目早在調控前就有意入市,而調控之后,該項目一直未能“如意”入市。直至7月30日才獲批預售許可證。當時,獲批均價達到6.4388萬元/平方米。
“后來市場證明我們堅持以6.5萬元的價格還是有市場。”赫蒙透露,該項目在開盤后的5個月內,每個月都有過億的銷售。尤其是近兩個月,客戶慢慢脫離政策影響后,成交又在原來基礎上大幅升溫。
據亞豪機構統計數據顯示,11月份,北京共成交721套豪宅產品,成交面積為9.9萬平米。環比10月份,成交套數增加了24.7%、成交面積增加了32.4%。從漲幅來看,達到了三成左右。12月份截至12月27日,北京共成交344套豪宅,多個項目豪宅成交均價相較11月份有所上升。
根據北京房地產交易管理網成交數據,富力十號由11月的29053元/平方米上升至48274元/平方米;霄云路八號由11月的67996元/平方米上升至80030元/平方米;釣魚臺七號的對外報價升至11萬元/平方米。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豪宅開發商表示,現在開發商都不太愿意標榜自己是豪宅,基本上都只說高端住宅。豪宅是個敏感詞匯。而政府干預的主要是豪宅的供應,太多豪宅入市會拉高當月整個市場的成交均價,但市場需求仍大量存在。
豪宅野心
在上述盤古大觀項目負責人看來,判讀豪宅的價值有兩個,第一是土地價格,第二是有沒有競爭對手。符合兩個條件的豪宅,北京市場相對匱乏。
據北京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的數據顯示,從2004年至今,CBD區域住宅用地鮮有入市。導致近三年內,無一新盤供應。近有長安八號、首創禧瑞都、富力十號、圣世一品等少數幾個老項目后期在售,房源總量不足千套,而這些項目均定位為高端住宅。
12月28日正式亮相的金茂府,是緊鄰CBD的一個豪宅項目。中化方興于2009年6月30日以40.6億的總價拿下廣渠路15號地后,一直備受市場關注。該項目被住建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副總工程師孫克放認為吻合了CBD高端住宅的強大需求,建筑設計和園林景觀均相當精細,“只有央企才舍得下這么大的工夫”。金茂府還擁有一個2萬平方米的公園,保留了一片原生林。
據介紹,金茂府將于明年4月開始銷售,初步定價4.5萬元,明顯低于市場預期。項目公司有關人私下說,定價較低是因為方興地產是央企,“有責任回饋社會”。不過,業內人士稱,如果需求過于旺盛,項目不排除上調價格來分流部分需求。
“首創禧瑞都已經打出壟斷CBD資源型豪宅口號,即便賣到10萬元/平方米也可以理解。”上述盤古大觀負責人認為。據了解,首創禧瑞都目前成交均價為61031元/平方米;圣世一品對外均價為70000元/平方米。
赫蒙認為,隨著供應稀缺以及地價上漲,明年北京豪宅市場可能仍然繼續上漲。
停止別墅用地供應,直接影響了獨棟別墅的新增供應量。據亞豪機構統計顯示,近幾年獨棟別墅的供應急速下降,2008年北京累計供應了2169套,2009年降至1772套,2010年則進一步減少到了1142套,同比降幅超過五成,與1523套的成交量相比,2010年獨棟別墅的供需比為1:1.33。
獨棟別墅供不應求的態勢加快了存量別墅的消化周期,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北京存量獨棟別墅僅為2800套、132.49萬平米。此外,還帶動了價格的快速上漲,2010年獨棟別墅成交均價為25360元/平米,同比去年上漲了40.6%。
“2011年的供應將主要依靠現有的2800套存量房源,而按照2010年計算,這些存量獨棟別墅將不足以支撐2年時間,供需矛盾的拉大將會加快價格的上漲勢頭。”亞豪機構副總經理任啟鑫認為。
據福布斯中文版和中國建設銀行在北京發布2010年《中國私人財富白皮書》顯示,2010年中國內地千萬富豪人數將達到38.3萬人。其中,房地產行業的可觀利潤造就了11.6%的千萬富豪,千萬富豪選擇房地產投資的超過六成。
“豪宅漲價實際上是開發商放慢銷售速度的方法。”上述盤古大觀相關負責人認為。
瑞銀投資銀行中國區副總經理張化橋認為,從貨幣供應量來看,在未來5-10年,北京和上海的高檔住宅完全有可能超過香港豪宅的絕對價格。長江實業地產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郭子威保守預計,北京豪宅明年價漲10%。
“鏈家地產”首席分析師張月認為,明年如果后續的政策沒有跟進,價格在在外圍市場的通貨膨脹將會有所追高;而2010年年末房價上升,讓消費者對于房地產保值的期望升高,外圍環境可能刺激明年新房價格的上漲。這股漲價的潮流,也將會影響到開發商來年的價格定位。
臨近年末,國土部再次提出要限制大戶型項目土地出讓。業內人士分析,首創禧瑞都未來推出的400平方米大戶型未獲批準可能與此政策有關。
陽光新業相關負責人認為,政府干預豪宅房價也只能讓整個市場表面上好看一點,但實際上最終仍然是放緩豪宅銷售速度,根本上還是要持續在土地供應以及貨幣政策上入手。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上一篇:香港人北上攪熱深圳樓市 下一篇:海南2011年計劃建設保障房9萬多套
- [騰訊]
- 關鍵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