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的指引下,10月以來,又有多地出臺穩樓市政策。
10月9日,河南開封市財政局公眾號發文稱,開封市區內非住宅類新建商品房契稅繳納補貼工作于10月10日正式啟動,本次補貼對象為2022年11月30日前購買并簽訂購房合同的非住宅類新建商品房,按照契稅總額的15%給予補貼。
此外,山東微山、貴州玉屏、重慶墊江等地均在10月發布樓市新政,內容涵蓋契稅補貼、購房補貼、公積金貸款等方面。
據克而瑞及財聯社記者統計,截至10月10日,今年全國各地已累計出臺穩樓市政策超500次,涉及放松限購、限貸、限價、限售,放松公積金貸款,稅費減免,購房補貼等。
克而瑞數據顯示,1-9月已有79省市放松公積金貸款政策、58城減免稅費、12城放松限購、33城放松限貸。
除了放松“四限”、減免契稅之外,本輪政策寬松周期還出臺了比較特別的政策,包括公積金“一人買房全家幫”及鼓勵多孩家庭購房等。
其中,今年已有超30城在公積金貸款新政中提到,明確直系親屬可提取住房公積金助力購房者支付購房款或者償還房貸,實行“一人購房全家幫”;此外還有近40城鼓勵多孩家庭購房,包括允許多孩家庭新增購房1套房、給予購房補貼、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等。
雖然各地穩樓市政策頻出,但對樓市銷售促進作用卻有限,三季度商品房銷售仍處于近幾年較低水平。
中指院統計,三季度重點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規模為2015年以來同期最低水平,月均成交面積327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7.9%。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王小嬙表示,今年以來各城市頻繁放松調控政策,但市場修復較為緩慢,購房者的信心并未大幅恢復。
值得關注的是,國慶前夕,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財政部、稅務總局四部門祭出全國性政策組合拳,這是時隔6年半中央層面首次出臺穩樓市一攬子措施,向市場釋放出明確信號。
9月29日,央行、銀保監會發布通知,決定階段性調整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其中規定,對于2022年6-8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同比均連續下降的城市,可自主決定在2022年底前階段性維持、下調或取消當地新發放首套住房貸款利率下限。據易居研究院統計,70個大中城市中至少有23個城市符合此次新政要求。
隨后9月30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文,對出售自有住房并1年內購房的納稅人,售房已繳個稅予以退稅優惠。央行于同日宣布,自2022年10月1日起,下調首套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15個百分點,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利率分別調整為2.6%和3.1%。
對此,中原地產研究中心高級研究經理盧文曦指出,四部門本次祭出政策組合拳的共同之處在于,通過出臺降低商貸、公積金利率及稅收優惠政策,降低購房者成本。
“多部門密集出臺樓市政策,還是在上一輪調控放松周期。”盧文曦對記者表示,四部門此次政策組合拳用心良苦,一方面明確釋放出穩定房地產市場的信號,這其中帶有扶持意味;另一方面,這些措施是在“房住不炒”的大前提展開的,并非強刺激政策,力度較為適中。
王小嬙認為,從過往經驗來看,中央政策對市場信心傳導的力度,明顯大于地方政策起到的效果。多項政策加持,將有助于改善市場信心,預計市場在四季度有望加速修復。
“本輪930政策有望通過密集出牌形成合力提振市場信心。更為重要的是,部委協同調控可能代表著新一輪自上而下的系統性應對方案出臺和政策寬松周期的開啟。”天風證券分析師指出。
“中央釋放出重要的政策信號后,各地接下來將進一步加大政策調整的力度。”盧文曦稱,但從目前就業、市場預期、各地保交樓等多方面情況來看,多部門所出政策能否為樓市注入一劑強心針,還有待觀察。
其表示,目前相關部門政策工具箱中可能還有其它政策儲備,例如認貸不認房、下調二套房首付比例及房貸利率等。若此次政策效果不達預期,預計后續還會出臺針對性政策以穩定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