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中國主要城市土地出讓收入下滑。不過各城市分化明顯,一些城市土地市場有所升溫。
中指研究院土地事業部高級分析師張曉飛1日在一場房地產市場形勢分析會上指出,據該機構測算,1-7月份,全國300城土地成交規劃建筑面積8.4億平方米,同比下降23.2%,各類用地出讓金達18782.38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降42.31%。
7月份,受到多地進行第二輪集中供地的帶動,300城土地出讓收入達4072億元,同比增長46.71%。
據測算,截至7月31日,22個重點城市中,有16個城市完成今年的第二輪集中供地。16個城市共計成交涉宅用地362宗,成交規劃建筑面積3445萬平方米,16城土地出讓收入4766億元;其中,76宗地塊溢價達到上限成交,上限成交占比21%,233宗地塊底價成交,占比64%;流拍或撤牌地塊26宗,流拍率6.7%。
在市場熱度方面,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統計,7月份重點城市土拍熱度明顯分化。其中,成都、廣州、上海均拍出了較高的溢價率水平,但是南京、重慶、長沙溢價率均不及上輪,無錫平均溢價率也在低位徘徊,導致7月土地成交平均溢價環比下滑1.1個百分點至3.5%。
以南京為例,雖然本輪土拍進一步放寬了土拍規則,有13宗未設住宅銷售限價,實行“差異化定房價,按程序報備”,也出現了多宗宅地觸頂成交,但是大批位于江寧、浦口郊區板塊的地塊仍是底價成交,拉低了南京市整體的土拍溢價率。
從流拍率來看,克而瑞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上月相比,重點監測城市7月份土地流拍率環比增加了2.5個百分點,但仍在近一年以來的相對低位。各城市流拍率分化明顯,成都、南京土地流拍率較今年首批集中供地有所下降,無錫、重慶也實現了連續兩輪的“0流拍”,但廣州、長沙因遠郊地塊相對較多,本輪流拍率均高于15%。
7月百城新房價格環比止漲轉跌,政策優化力度有望加大
8月1日,中指研究院發布《百城價格指數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7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價格環比止漲轉跌;二手住宅價格仍環比下跌。
中指研究院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7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6204元/平方米,環比止漲轉跌,跌幅為0.01%;同比來看,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0.52%,漲幅較上月收窄0.36個百分點。
二手房方面,全國100個城市二手住宅平均價格為16012元/平方米,環比下跌0.09%,跌幅較上月擴大0.07個百分點。同比數據看,全國100個城市二手住宅平均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0.35%,漲幅較上月收窄0.52個百分點。
從漲跌城市個數看,新建住宅方面,7月,45個城市環比上漲,47個城市環比下跌,8個城市持平,下跌城市數量較6月增加6個。二手住宅方面,29個城市環比上漲,69個城市環比下跌,2個城市持平,下跌城市數量較上月增加11個。
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提到,7月百城新房、二手房價格環比均下跌,環比下跌的城市數量均有增加。其中新房環比下跌城市數量由前一個月41個增至47個;二手房價格環比下跌城市數量由前一個月58個增至69個。
根據百城新建住宅價格指數對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樣本調查數據顯示,2022年7月十大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29356元/平方米,環比下跌0.08%。十大城市中,6個城市環比上漲,4個城市環比下跌。具體來看,武漢受高于城市均價項目入市帶動,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上漲0.31%;南京、北京和杭州環比分別上漲0.29%、0.27%和0.20%;廣州和成都新建住宅價格環比漲幅均在0.1%以內。上海受低于城市均價項目入市影響,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下跌0.50%;天津環比下跌0.18%;深圳和重慶(主城區)跌幅較小,分別為0.02%和0.01%。
二手住宅方面,根據百城二手住宅價格指數對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樣本調查數據顯示,2022年7月十大城市二手住宅平均價格為40414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10%,漲幅較上月擴大0.04個百分點。十大城市中,6個城市環比上漲,4個城市環比下跌。具體來看,成都和上海環比漲幅較大,分別為0.55%和0.42%;北京、杭州、廣州和天津環比漲幅在0.2%-0.4%之間。下跌城市中,武漢、深圳及南京環比分別下跌0.52%、0.39%和0.29%;重慶(主城區)環比跌幅較小,為0.09%。
對于后市展望,陳文靜指出,7月底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穩定房地產市場”,但“房住不炒”仍是房地產政策優化調整的底線;“因城施策”仍是政策推進的主要方式,強調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
陳文靜認為,當前“穩地產”對“穩經濟”尤為重要。短期房地產政策優化調整力度仍有望加大,供需兩端政策均有空間,二線城市限購、限貸、限售等政策或將進一步優化,特別是“認房認貸”政策放松將有助于改善性住房需求釋放,而更多三四線城市的行政限制性政策則有望全面取消。市場端來說,“保交樓”問題亟待解決,只有“保交樓”才能穩民生、穩預期,高級別會議定調后,預計后續各地舉措及配套資金將加快落實。只有“保交樓”如期推進、經濟穩定復蘇,樓市信心和預期繼續好轉,下半年市場才能穩定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