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疫情反復等因素干擾,今年年初開始的樓市恢復進程被打斷,4月份樓市“小陽春”未現,反而出現“倒春寒”的跡象。
中國國家統計局1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房價格同比下滑0.1%,這是2015年12月份以來,時隔6年多,新房價格首次出現同比下跌。
從房價下跌城市來看,4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城市分別有47個和50個,比上月分別增加9個和5個。房地產市場面臨較大下行壓力。
廣東省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目前中國70城中,多數城市房價下跌,這與疫情的多重沖擊直接相關。
一方面因為有疫情阻隔,導致買房需求難以實現,另一方面,疫情持續造成信心下降、預期轉弱,二手房價下滑。同時,重點城市今年首批集中供地相對冷淡,顯示開發商信心不足,購地需求下降。房企債務風險繼續釋放,也導致資金鏈緊張,倒逼房企降價促銷,保衛現金流。多重因素影響下,新房價格出現77個月來的首次同比下跌。
4月份的意外降溫,打斷了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的恢復進程。4月份新房、二手房價格上漲的城市數量雙雙止增轉降,與此同時,新房、二手房價格平均環比跌幅再次擴大,跌至接近2021年底的水平。一二三線城市的房價也全部出現漲幅收窄或跌幅擴大的情形。
樓市預期轉弱,各地穩樓市政策或將加速推出。據中原地產研究院統計,5月前16天,已有逾40個城市發布穩樓市政策40多條。2022年以來,房地產相關政策出臺的次數超280次,創歷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僅5月17日一天,就有包括杭州、山東煙臺、江蘇泰州、鄭州等十余城市傳出調整購房相關政策的消息。
其中,杭州小幅放寬限購政策,將增值稅征免年限由5年調整到2年,同時提出更好滿足三孩家庭購房需求等。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包括南京、東莞、寧波等地都出臺了“二孩或三孩家庭,允許新增購一套房”的新政。李宇嘉認為,這適應了近年來鼓勵生育的政策導向,此舉會釋放一部分因家庭人口增加而驅動的換房需求。
展望后市,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認為,近期央行下調首套房貸利率下限20個基點,結合前期部分城市已取消認房認貸,換房需求按首套的貸款執行,這有望改善市場交易,加快房價筑底修復。
為防止價格下跌預期強化而引發需求收縮,許小樂表示,當前扭轉市場預期是關鍵。未來政策包括通過財政補貼、減稅等政策增加居民收入,降低已購房群體償債負擔,降低租房群體租金支付負擔,維持正常的消費開支等;此外,供給端的落地政策也很迫切,如積極支持房企再融資,尤其是放開優質上市房企的并購融資,加快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等。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未來樓市企穩的時間仍取決于疫情情況。隨著杭州等熱點樓市城市加入穩樓市行列,預計穩樓市政策或加速,以促進剛需和改善性需求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