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樓市的深度調整,房企間的分化更加明顯。近期,在部分資金困難房企忙著保交樓、還債、跟債權人溝通展期、延期發布業績的同時,部分優質房企——樓市的“好學生”陸續發布了亮眼的2021年全年業績報告。記者梳理多家房企業績發布會信息來看,“好學生”們對當前及未來行業發展仍充滿信心。
業績:多家優質房企實現兩位數增長
去年,在行業整體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多個“好學生”的年度銷售額依然實現了兩位數增長,遠超行業增速4.8%的平均水平。如綠城中國2021年實現合同銷售總額3509億元,同比提升21%,在TOP10房企中增速第一,全年目標達成率113%;招商蛇口去年實現簽約銷售金額3268.34億元,同比增加17.73%,行業排名升至第7;越秀地產2021年合同銷售金額約1151.5億元,同比上升20.2%,完成全年目標的102.6%。
從財務狀況來看,優質房企財務穩健,平均借貸成本均不到5%。其中,截至2021年12月31日,招商蛇口“三道紅線”監測指標全部綠檔,全年綜合資金成本為4.48%;越秀地產“三道紅線”也均保持“綠檔”達標,2021年平均借貸成本僅為4.26%,同比下降36個基點;旭輝控股2021年也正式進入了“三道紅線”綠檔。另外,綠城中國“三道紅線”的三個關鍵指標都進一步向好,公司管理層表示,要確保2023年能夠進入綠檔,同時根據今年的內外部環境情況,做好了提前進入綠檔的準備。
與這些財務穩健的“好學生”相比,個別目前陷入資金困局的房企推遲了“交卷”時間,如中國恒大、融創中國、世茂集團、融信中國、佳兆業、新力控股等。其中,中國恒大公告稱,無法按期完成審計程序,延遲刊發2021年業績,近期還在與債權人溝通重組方案。而融創中國則在發布利潤大幅下滑的盈利警告公告后,也公告將延期發布年報;同時,融創中國近日也在尋求境內債券“20融創01”展期兩年,并對展期方案增加了實控人孫宏斌無限連帶責任擔保等增信措施,融創將在近期與債券持有人召開溝通會,商討該筆債權的展期方案。
并購:積極尋找慎重出手
當前,作為房地產行業化解風險、實現出清最有效的市場化手段,房企間的項目并購得到金融監管部門的大力政策支持。
記者注意到,已發年報的“好學生”中,招商蛇口今年率先發行了并購債,旭輝控股也獲得了銀行授予的并購專項額度,綠城中國也擬發行并購債,募集資金擬全部用于支持產業內協同性較強的企業,緩解流動性壓力。并購計劃也成為房企業績發布會上的熱點問題,不過,優質房企們對于并購項目的選擇相當謹慎。
招商蛇口財務總監黃均隆表示,并購的項目復雜很多,主要看它資產的質量、風險是不是可控、對應的價格是不是合理。公司會以積極的態度推進收并購,積極尋找、謹慎決策、慎重出手,同時又會把收并購的項目跟現在一些城市招拍掛的項目進行比較,哪里的商業回報好,公司就會去哪里做。
談及并購計劃,越秀地產董事長及執行董事林昭遠也表示:“錢不是問題,差的是好項目。如果標的項目合適,符合要求,但和越秀地產城市重疊度偏離的,我們也不一定會考慮。”
旭輝控股是民營企業中少數幾家獲得并購融資支持的房企。旭輝執行董事、控股CFO楊欣表示,后續還會跟其他主要合作銀行簽訂并購額度,因為這些并購額度得到了管理層的呵護,既不計算在金融機構“兩集中”的紅線之內,也不計入房企的“三道紅線”中新增有息負債的額度之內。旭輝會非常謹慎地篩選項目、使用并購貸。
展望:穩是關鍵詞市場即將見底
對于今年市場的判斷,綠城中國執行董事及執行總裁耿忠強認為,上半年市場將筑底盤整,下半年開始市場會逐步復蘇趨穩。判斷依據有三:一是政策風向的轉變,有利于房地產市場的恢復;市場需求出現了復蘇的信號;三是基于周期性的判斷。“總的來說,我們對2022年全年目標達成以及行業的中長期發展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2022年跟2021年不一樣,去年是前高后低,今年是前低后高,市場在逐步復蘇,政策見底,市場即將見底,我們期待5、6月份有個小陽春,因為受疫情影響,本來3、4月的小陽春不明顯,但從旭輝自己數據來看,3月比2月銷售增加了40~50%。”旭輝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說。
對于房地產行業的整體判斷,綠城中國董事會主席張亞東表示,簡單用三句話概況就是,行業總體穩定、結構逐步調整、長期趨向健康。“盡管現在行業內認為商品房銷售額18萬億已經到頂了,但是我們認為整個行業總體基本穩定,雖然我們也認為行業數據會逐步下降,但未來5~10年還會保持在15萬億元以上水平,房地產仍是支柱產業,還是大有可為的行業。”
林中也認為,房地產行業是支柱產業、永續行業、周期性行業,周期性就意味著它有春夏秋冬,現在只是冬天,不是末日。“我們相信冬天快結束了,春天也就不遠了。”
招商蛇口董事長許永軍還表示,當前的環境和后續5年房地產行業發展,如果只講房地產,實際上就是一個字“穩”,把握住“穩”字,就把握了現在及未來5年甚至更長時間房地產行業的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