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盛地產去年業績遭遇“滑鐵盧”。
據該公司3月17日晚間發布的盈利預警公告,其預期2021年將錄得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額,達40億元至43億元。
一家規模并不算大的房企,為何產生如此巨額的虧損?對此,恒盛地產表示有諸多綜合因素,所投資城市部分項目銷售價格下降是原因之一。
恒盛地產披露,去年的銷售業績中,較大比例的面積來自于較低價格的二線城市物業,導致其確認銷售單價下降幅度超過25%至9500元/平方米。不過,恒盛地產目前暫未公布去年在哪些城市,具體有哪些項目大幅下調了銷售價格。再者,去年庫存車庫的打折促銷,也拉低了確認銷售單價。
據了解,恒盛地產的項目分布于長三角、環渤海、東北地區,目前進入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南通、合肥、長春等城市。截至2021年6月30日,該公司擁有總土地儲備660萬平方米,平均樓面土地成本為1543元/平方米。
實際上,恒盛地產去年上半年已經出現了虧損。數據顯示,該公司2021年上半年錄得擁有人應占虧損約14.27億元。
盡管去年上半年房地產市場處于向上的形勢,恒盛地產銷售收入卻出現下降。該公司披露,2021年上半年錄得銷售收入約3.3億元,同比下降16.9%。
有分析人士認為,在去年下半年地產走勢低迷影響下,恒盛地產為扭轉銷售額下滑態勢,降價促銷的力度應該不;不過,該公司在獲得銷售額的同時,也對利潤形成了沖擊。
盈利方面,因恒盛地產確認物業中有不少低價值、低毛利項目,剔除物業減值撥備對毛利率產生的影響,該公司去年錄得的毛利率為-1%;而2020年該公司毛利率則高達42.4%。
“因本年內若干情況的改變,集團在2021年繼續對物業減值撥備約9.7億元,較2020年的4230萬元增加超過20倍。持續減值撥備,對本年度業績影響重大。”恒盛地產稱。
恒盛地產出現虧損的另一個原因,與財務開支有關。該公司表示,雖然去年財務費用總額有所下降,但依然處于高水平,而且大部分利息開支無法資本化為物業開發成本。
“年度內無法資本化而直接記賬為當期費用的利息開支,較2020年增加超過30%,這也構成年度業績虧損的重大因素。”恒盛地產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