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租賃淡季,疊加短期疫情反彈影響,中國重點城市租賃市場延續降溫趨勢。
貝殼研究院9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今年1月中國重點40城租賃成交量環比減少28.8%,各城市租賃市場均現降溫。當月,超八成城市租賃市場成交量環比減少超過20%,西安、天津及鄭州等城市租賃成交量環比降溫幅度較大。事實上,在去年7月份的租賃高峰之后,中國重點城市住房租賃市場已連續6個月保持降溫趨勢。
分析1月份租賃市場走低的原因,報告認為,一方面是由于臨近春節假期,城市外來人口陸續返鄉過節,租客也多處于穩定的租期內,換租動力較弱,租賃需求相對疲軟;另一方面是西安、天津、鄭州等地由于疫情反彈的影響,部分租賃需求受到抑制。雖然今年是多地倡導就地過年的第二年,很多城市外來人口在當地過年,但并未帶來春節前換租需求的大幅增加。
租金水平恢復仍需要時間。報告指出,1月全國重點40城租金水平為每平方米41.8元人民幣,租金指數環比基本持平,同比穩中微漲1.0%,比2019年同期仍下跌5.8%。分析認為,租金水平的變化具有滯后性,恢復至疫情前仍需要時間,尤其是隨著保障性租賃住房房源供給的增加,租賃市場供需矛盾趨于緩和,長期來看整體租金水平將繼續保持平穩趨勢。
作為住房租金的“穩定器”之一,保障性租賃住房有望加速發展。中國央行、銀保監會日前發布通知,明確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研究副總監徐躍進認為,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對金融機構在房地產領域的貸款規模進行了限制,而對保障性租賃住房相關貸款的定向放松,有利于金融機構加大對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的信貸投放,推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多主體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