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春節剛過,房地產市場就傳來暖風。2月8日下午,央行、銀保監會發布《關于保障性租賃住房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加大對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支持力度。
從去年底的并購貸款開始算,這是近一段時間里,第二類涉房貸款被明確移出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央行表示,明確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有利于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的信貸投放,支持我國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有助于推動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下一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將加快建立完善住房租賃金融制度,繼續加大對保障性住房建設和長租房市場發展的金融支持力度,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筆者認為,此次通知對保障性租賃房項目、住房消費群體和地產公司均有直接影響,對地產行業而言更是善意的暖風。首先明確此類貸款單列將有助于鼓勵房企申請,繼而解決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融資難的問題。政策鋪開后,有望吸引更多商業地產公司參與保障性住房建設,無論以配建還是合作、單獨建設的形式,這都將撬動部分地產公司產能,打破目前的僵持局面,確保現金流的穩定,促進房企資金、運營等層面的良性循環。
1月20日召開的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明確,2022年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240萬套(間),如果按照每套70平米概算,年內建設量達到1.68億平米的可觀水平。而且隨著今后國家對住房保障體系金融支持政策的落實,下一步公租房、共有產權住房等建設和運營均可以讓房地產行業繼續獲得動能,讓保障性住房與商業性住房更加平衡發展。
其次,明確保障性租賃住房不納入集中度管理,商業銀行對其他房地產項目類的支持將更聚焦。人民銀行此前即曾明確表示,正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制定住房租賃金融業務有關意見,并建立相應統計制度,條件滿足之后即可落地實施。
最后從長期來看,明確金融機構加大保障性租賃房支持力度之后,將刺激市場上的租賃住房供給增加,為后續限購限貸政策向新的長期調控框架過渡,創造更好的條件。
有意思的是,近期不僅是政策層面在動,市場層面的改善也在逐步積累。筆者注意到,1月中旬以來廣州等地先后傳出一手樓備案價有所提高的消息,顯示各地調控框架有一定的松動。而媒體報道顯示,近期很多地方的公積金貸款政策也在逐步放松,銀行按揭貸款的審批速度也在加速。
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1月份全國二手房交易止跌企穩,改變了前10個月單邊量價下滑的局面,整體呈現出現縮量價漲的跡象。貝殼研究院2月8日發布的數據也顯示,盡管其監測的50城二手房成交量1月份環比下降約23%,但剔除受疫情、臨近假期等因素影響后,二手房交易意愿總體還是在回升的。
這些變化,無疑顯示盡管當前房地產政策的主基調并未改變,但政策面和市場面的邊際改善一直在積累。筆者認為,這種積累逐漸會帶動行業走出低谷,而隨著未來房企和地產市場轉型的動力和意愿的強化,整個行業良性循環有望逐步回歸正軌,過去一段時間對行業偏悲觀的情緒可以慢慢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