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延續實施部分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將全年一次性獎金不并入當月工資薪金所得、實施按月單獨計稅的政策延至2023年底。將年收入不超過12萬元且需補稅或年度匯算補稅額不超過400元的免予補稅政策延至2023年底。將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單獨計稅政策延至2022年底。上述政策一年可減稅1100億元。
◎《中國的出口管制》白皮書首次發布:旨在全面介紹中國完善出口管制治理的立場、制度和實踐,闡述中國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維護國家安全和國際安全的主張和行動。
◎ 工信部召開“十四五”原材料工業規劃新聞發布會,介紹規劃相關情況。Mysteel早讀總結要點:
1、“十四五”不再分別制定石化化工、鋼鐵等行業規劃,而是將原材料工業整合起來做一個規劃。規劃詳情>>
2、到2025年,粗鋼、水泥等重點原材料大宗產品產能只減不增,產能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鋼鐵行業噸鋼綜合能耗降低2%。
3、實施水泥常態化錯峰生產,探索建立鋼鐵等行業錯峰生產機制。
4、嚴禁新建擴大冶煉產能項目,嚴格落實產能置換、項目備案、環評、能評等政策規定,不得以機械加工、鑄造、鐵合金等名義新增鋼鐵產能。
5、“十四五”將鼓勵龍頭企業實施兼并重組,打造若干世界一流超大型鋼鐵企業集團。依托優勢企業,在不銹鋼、特殊鋼、無縫鋼管、鑄管等領域分別培育1-2家專業化領航企業。
6、力爭每年突破5種左右關鍵鋼鐵新材料,滿足重大技術裝備和重大工程的用鋼需求。
7、落實碳達峰實施方案,統籌減污降碳協同治理。
8、到2025年,資源保障能力明顯提升,大幅提高鐵金屬國內自給率,廢鋼比達到30%以上,再生銅、鋁產量比例分別達到35%、20%。
9、到2025年,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3級及以上企業20%以上,關鍵工序數控化率70%以上,鋼鐵等重點領域關鍵工序數控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 財政部公告,為推動外貿穩定發展,助企紓困,自2022年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暫免征收加工貿易企業內銷稅款緩稅利息。




◎ 12月29日,全國主港鐵礦石成交127萬噸,環比增28.9%;237家主流貿易商建材成交13.40萬噸,環比減6.6%。
◎ 本周唐山地區主流樣本鋼廠平均鐵水不含稅成本為2940元/噸,平均鋼坯含稅成本3977元/噸,周環比上調3元/噸,與12月29日當前普方坯出廠價格4270元/噸相比,鋼廠平均毛利潤293元/噸,周環比下調153元/噸。
◎ 12月24日到明年1月底,有49座高爐計劃復產,產能約17萬噸/天,10座高爐計劃停檢修,產能約6萬噸/天。若如期停復產,則預計明年1月日均產量將會恢復至205-207萬噸/天,折合鐵礦石需求環比增加8-11萬噸/天左右。詳情>>
◎ 今年四季度,我國電爐鋼產量水平明顯低于前三季度。預計12月份電爐鋼產量為508萬噸,同今年5月最高值1733萬噸、去年四季度的月均1000萬噸產量相差甚大。2022年1月電爐鋼產量將繼續走低,預計產量將在392萬噸。原因分析>>
◎ 山西金燁鋼廠第一期冬儲銷售政策:線材Q195(中6.5mm)鎖價4610元/噸,線材Q195/Q235(8mm-Ф10mm)鎖價4560元/噸,盤螺HRB400E(中8mm-Ф10mm)鎖價4510元/噸,盤螺HRB400E(Ф6mm)鎖價4730元/噸。詳情>>
◎ Mysteel調研全國優特鋼市場10家代表性貿易商關于冬儲的看法,華東地區貿易商冬儲積極性較高,預計點位在4500-5000元/噸之間,其他區域,西南、華南、東北地區整體以完成協議被動冬儲為主,主動冬儲意愿不高;年后觀點方面,市場大戶普遍對明年開春行情仍有信心。
◎ 方大九江萍鋼中厚板產線自2021年12月30日開始檢修,計劃檢修18天,預計影響中厚板產量9.4萬噸。
◎ 山東鋼鐵集團萊蕪分公司12月28日開始對1座1080m³高爐檢修,復產時間待定,預計影響產量0.3萬噸/天。1月1日開始對1座3200m³高爐檢修,初步計劃檢修3個月,預計影響產量0.9萬噸/天。

◎ 由中國江蘇德龍鎳業有限公司投建的印尼巨盾鎳業項目,于12月13日正式投產。該項目投資18億美元,鎳鐵年產能預計可達180萬噸。
◎ 百年建筑網不完全整理2022年多地水泥企業錯峰生產計劃發現,相較2021年,2022年全國各地水泥企業錯峰生產天數或將有所延長,且表現出嚴格執行、常態化進行、因地制宜等特點。具體統計表>>
◎ 交通運輸部:11月,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3663億元,同比增長13.8%,兩年平均增長8.1%、增速較10月加快4.9個百分點。1-11月,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3.3萬億元,同比增長3.4%,兩年平均增長5.8%。
◎ 乘聯會:12月一至四周的總體零售數據達到161.1萬輛,日均6.2萬輛,同比下降5%,環比11月同期增長24%。
◎ 12月31日國內新一輪的油價調整窗口將開啟,從目前國際油價震蕩走勢來看,屆時國內油價上調概率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