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恢復元氣尚需政策持續發力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進入9月,宏觀政策繼續加碼穩增長。1日召開的國常會再推針對小微企業的財政金融幫扶政策,包括新增3000億元支小再貸款額度,支持地方法人銀行向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放貸款,推動銀行更…
國常會對小微企業經營狀況的高度關注,源于當前小微企業所面臨的復雜的生存環境。受大宗商品價格居高不下導致生產經營成本上升、應收賬款增加、疫情災情等影響,雖然上半年宏觀經濟的景氣度有所回升,但經濟恢復仍然不穩固、不均衡,尤其是不少小微企業的“元氣”尚未完全恢復到疫情沖擊前。8月財新PMI指數自去年5月以來首次落入收縮區間,進一步凸顯中小微企業經營壓力之大。
下半年我國面臨的內外部形勢要更加錯綜復雜。一方面,國內經濟復蘇動能減弱的同時,經濟發展中存在的長期結構性問題需要持之以恒地改革推進,這是統籌做好跨周期調節的應有之義;但也注定了房地產嚴控的常態化,大水漫灌的貨幣環境不會再是政策選項。另一方面,從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近日的表態看,美聯儲年底啟動縮減資產購買計劃將是大概率事件,全球央行正逐漸進入貨幣政策回歸正常化的新階段,這無疑將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經濟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包括潛在的跨境資本流出以及對國內流動性環境沖擊的風險。在此背景下,通過國內貨幣政策的前瞻性應對,為實體經濟穩健經營提供合理充裕的流動性環境尤為必要。
支小再貸款就是為小微企業提供定向流動性支持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去年為應對疫情,人民銀行先后安排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額度、1萬億元再貸款再貼現額度共計1.8萬億元,其中部分再貸款投向小微企業,支持小微企業從疫情中恢復。今年由于去年發放的再貸款到期,前述三類再貸款余額至6月末較去年末有所減少,此次新增的3000億元額度相當于6月末余額的三分之一,有助于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投放更多低利率的貸款。
穩增長、保就業,重在保市場主體,特別是量大面廣的中小微企業。近年來,貨幣信貸政策在發揮支持中小微企業方面已出臺大量政策并成效明顯。國有大行的最新中期業績顯示,不少大行在今年上半年就提前完成了全年的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增長目標。不過,中小微企業天然的抗風險能力弱,僅靠信貸流動性的支持是不夠的,對中小微企業經營環境的呵護需要財稅、工商等各方政策“幾家抬”的持續鞏固,提質增效,預計后續還會看到更多改善中小微企業經營環境的政策落地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