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通地產夢碎“互聯網+”:轉型仍或遙遙無期
來源: 和訊網(北京)|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相比于萬科、萬達等正處于高速增長期的同行而言,萬通在資金、市場等方面都處于一定劣勢,在重組失敗、士氣低靡、行業地位下降等眾多不利因素下,如何找到一個好項目、講出一個好故事來吸引投…
相比于萬科、萬達等正處于高速增長期的同行而言,萬通在資金、市場等方面都處于一定劣勢,在重組失敗、士氣低靡、行業地位下降等眾多不利因素下,如何找到一個好項目、講出一個好故事來吸引投資者的駐足,仍將是一大考驗
法治周末記者蔡長春
曾宣稱將主營業務調整為介入基于互聯網的文化、娛樂新興產業,這也被看作是萬通地產試水"互聯網+"的一大重要布局;而今,已在股市停牌已近半年之久的萬通,卻在6月25日發布公告稱,因與多家互聯網公司在談判中存在較大分歧,故決定終止重組計劃——這也標志著萬通之前宣布的“互聯網+”布局構想,最終成為了泡影。
自今年年初以來,萬科、萬達、SOHO中國等眾多國內知名房地產公司都在紛紛發力互聯網+布局。時至今日,這幾家公司幾乎都已有不同程度的破局,可昔日圈內的“帶頭大哥”萬通卻意外遇阻。
有人不禁為此扼腕感嘆萬通寶刀已老、風光不再!話中滿是“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的辛酸與無奈。不過也有觀點指出,其實在萬通布局“互聯網+”遇阻的背后,折射出的也是整個房地產界的時代迷茫。
重組失敗挫傷投資者信心
“恭喜萬通成功躲過牛市!”
“感謝萬通讓我躲過了牛市,現在又基本讓我躲過熊市”……
在萬通地產股吧中,一度出現了大量股民針對萬通長時間停牌的不滿與抱怨。
其間,萬通地產曾在4月15日公告透露,此番停牌重組涉及收購互聯網文娛資產,這種利好的釋放給股民們帶來了較大的美好愿景。
當時甚至有分析師公開發表觀點稱,如果消息屬實,萬通公司股票復牌后應該至少會補上幾個漲停板。
但經歷了兩個月時間的期盼,股民們最后等來的卻是萬通重組終止以及因籌劃非公開發行繼續停牌的消息。
這幾乎透支了此前股民們所有的熱情與憧憬,大量股民紛紛表示對此頗為失望甚至是憤怒,認為正是萬通的長期停牌,令其錯過了牛市的黃金期,為此錯失投資良機。
此外,萬通6月25日公告中還顯示,有投資者直接向萬通發出了質疑:“你們屢次重組不成,現在又搞什么非公開發行股票,我們作為中小股東堅決不同意,要求立即復牌,不要再錯過牛市的剩宴。”
據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萬通內部人士表示,長期的業績疲軟已經讓股東對包括馮侖在內的公司管理層頗有不滿,基本每股收益方面,萬通地產2014年僅0.0371元,與前一年0.3128元兩者相差近十倍。
多重因素造成改革敗局
對于此次重組失敗的原因,萬通方面解釋稱,“自停牌以來,公司連續與多家互聯網標的公司展開深入磋商與談判,但由于交易各方對交易價格、交易結構、交易方式等重要問題存在較大分歧,雖交易各方經過深入溝通與協商,但依然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達成一致。綜合考慮本次收購重組情況,公司認為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的條件尚不成熟,繼續推進將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依據《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及規范性文件的規定,為維護全體股東的利益,公司經審慎研究后,決定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在‘互聯網+’概念大熱的背景下,互聯網公司正處于一個高估值階段,對合作的方式和價格等本身就會提出較高的要求,因此在價值對接上,雙方其實很難找到一個平衡點。”房地產專業律師劉子孺告訴法治周末記者。
易居智庫研究總監嚴躍進也指出,從萬通的角度去分析,對于同互聯網公司之間的合作,會充分考慮后續的回報問題,如果業務聚焦點不一致,那么簡單的戰略合并其實并沒有太多意義,甚至會成為一種燒錢行為。
“其實就是價格上談不攏,相比于之前的估值,如今的互聯網公司可能增加十倍都不止;而對于萬通這樣一個正在走下坡路的公司來說,也很難拿出足夠的資金去收購某家規模公司,且如果僅是收購一些規模較小的公司,本身意義又不是很大。”速途研究院院長丁道師認為。
相關資料顯示,萬通地產2014年營收為19.11億元,同比下降42.06%,凈利潤為0.97億元,不足去年5.06億元的兩成;凈資產352901萬元,比上年減少5.41%。
此外,在業績持續疲軟的背后,萬通的償債壓力也在增大。
萬通今年一季度財報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一年內的非流動負債為19.75億元,而短期借款也達到了13.32億元,負債率為70.95%。
有觀點指出,這其實意味著,萬通一年營業收入,尚不足以還債。
“如此的內憂外患下,萬通試水‘互聯網+’的行動,從一開始便已困難重重。”丁道師表示。
萬通轉型仍或遙遙無期
“或許萬通此次提出轉型,其中也有借助‘互聯網+’風口,釋放利好以提振股價的考慮,從而可以更多地吸引一部分資金。”丁道師分析稱。
但無奈的是,隨著重組失敗公告的發出,萬通股價隨風而上的可能利好也最終成為了泡影。
“快馬加鞭謀求創新是萬通躋身一線房企的關鍵一步,雖然此次重組失敗了,但并不意味著其后續戰略擴張的步伐就會停滯。”嚴躍進告訴法治周末記者。
在嚴躍進看來,萬通在社交圈層面比較活躍,能夠拉攏一部分年輕群體參與進來,這是做互聯網經濟的一個重要方面。
丁道師也認為,如今的萬通雖然已顯沒落,但仍具有品牌優勢,它可以考慮以自身作為母公司,進而孵化出一個子品牌公司重新開始。
“船大難掉頭,某個傳統公司的體量做到一定級別時,便很難由其自身去完成轉型,這時候想要真正觸網,就可以考慮成立一個全新的子品牌來實現。”丁道師進一步分析稱。
丁道師還提醒道,“如果萬通想要真正去打造一個子品牌出來,還應該注意賦予其更多自主權,即萬通不應在其中占有太多股份,而是要子品牌從財務、人事等方面更加獨立地去運作”。
但丁道師也指出,相比于萬科、萬達等正處于高速增長期的同行而言,萬通在資金、市場等方面都處于一定劣勢,雖然萬通掌門人馮侖憑借自身影響力可以融到一定資金,但是在重組失敗、士氣低靡、行業地位下降等眾多不利因素下,如何找到一個好項目、講出一個好故事來吸引投資者的駐足,仍將是一大考驗。
據稱,萬通已經作出承諾,在披露投資者說明會召開情況公告后的6個月內,不再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那么如此一來,萬通究竟將何去何從?
法治周末記者致電萬通地產董秘辦公室進行詢問,對方僅表示“不方便”便立刻掛斷了電話,而萬通官網預留的辦公電話則一直處于無人接聽狀態。
房地產公司轉型互聯網困局
嚴躍進認為,此后萬通還是可以繼續尋找并購標的,關鍵是要找到一類新穎的商業模式和業務模式,這才能在創新的基礎上顯得更為主動。
而清晰合理商業模式的缺乏,也被視為整個房地產行業在進行互聯網轉型過程中所遭遇的普遍問題。
房產自媒體人王新宇在接受法治周末記者采訪時談到,不僅是萬通,現在謀求互聯網轉型的房地產公司很多,往往都會碰到很多問題,可以說已經是行業的通病。
“首先一個問題是,作為房地產公司往往會過度自信于自身的行業專業度和資金實力,因為這一行業對專業度的要求一般很高,但現在互聯網正處在一個高速發展階段,也是一個初級階段,很多模式相對還沒有得到完全的合理性驗證,可能具有極高的風險,這種情況下房地產公司大多會顯得比較猶豫畏難。”王新宇表示,“但是風險與機遇并存,房地產公司如果用保守姿態去進行改革,一般很難成功。”王新宇表示。
王新宇還告訴法治周末記者,人才缺口也不容忽視,技術創新需要有對口的人才,房地產行業的區域屬性非常明顯,互聯網人才則由于教育體制等原因相對較為集中,因此項目在地方上,很難找到合適的人才。
“目前一些房地產公司的掌門人,僅僅是把互聯網作為營銷手段,做的是創新營銷,真正目的還是定位于自身收益,而不是純正的互聯網改革。”王新宇指出。
王新宇還分析道,雖然房地產公司需求改革、學習的態度很好,但是真正通過合作去成功推進的案例實際上又很少,因為房地產的流程過于固化,雙方溝通會因此存在瓶頸和障礙。
“在資金許可的情況下,我更看好互聯網對房地產的改革,而不是從房地產到互聯網。”王新宇表示。
- [騰訊]
- 關鍵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