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萎縮 “金九銀十”將成泡影
來源:中國證券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盡管政策環境并無較大變化,但9月、10月的房地產市場遠遠稱不上是金九銀十。根據中原地產的統計,今年9月,全國54個重點城市成交量環比下滑5.4%,其中熱點城市的滑坡尤為明顯。10月上半月,盡…
盡管政策環境并無較大變化,但9月、10月的房地產市場遠遠稱不上是“金九銀十”。根據中原地產的統計,今年9月,全國54個重點城市成交量環比下滑5.4%,其中熱點城市的滑坡尤為明顯。10月上半月,盡管上述指標同比去年有所上升,但仍處于今年以來的低點。
有效需求的減少被認為是影響成交的主要因素。偉業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暉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經過前幾個月的熱銷,剛性需求幾乎釋放殆盡,而由于限購政策的存在,合理的改善型需求和部分投資需求難以進入市場,導致樓市成交量出現下滑。
從市場銷售的層面而言,今年的“金九銀十”已不復存在。由于近幾年來樓市調控頻繁,房地產開發周期被打亂,季節因素對市場銷售的影響明顯減弱。數據顯示,近年來,9月、10月的銷售量均不是全年的高點,而其他傳統銷售淡季往往出人意料地成交火爆。
但“金九銀十”褪色,仍有可能影響到今年全年市場銷售情況。多數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熱點城市,全年的房地產銷售量很可能明顯下滑。
這無疑影響到房企通過銷售來回籠資金。“銷售下滑是全面性的,即使對那些布局全國市場的企業來說,銷售萎縮也不可避免。”北京某上市房企相關負責人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對于項目集中在熱點城市的企業,這種影響會更大。
事實上,“金九銀十”市場銷售萎縮,某種程度上也是房企主動調整的結果。從8月下旬以來,一些房地產項目由于較好地完成了銷售計劃,便開始逐步取消價格優惠政策,甚至是上調價格,造成了此后銷售量下滑。
業內人士認為,經過此前的熱銷,不少房地產企業的資金狀況有所改善,開始傾向于追求利潤率,并放棄了“以價換量”的策略。這也說明房地產行業整體的資金狀況正在好轉。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9月,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本年到位資金68232億元,同比增長10.1%,自今年3月以來,增速首次上升到10%以上。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房企爭相布局一體化城市圈 下一篇:房地產調控強化市場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