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實現多贏
來源:人民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數九寒冬走進大通縣同創、佳興、豐源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一排排溫室大棚內縱橫交錯的以色列高效滴灌設施有序排列,用電腦控制的滴灌、噴灌系統滋潤著滿眼蔥蘢,翠綠的黃瓜辣椒和粉嫩的西紅…
數九寒冬走進大通縣同創、佳興、豐源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一排排溫室大棚內縱橫交錯的以色列高效滴灌設施有序排列,用電腦控制的滴灌、噴灌系統滋潤著滿眼蔥蘢,翠綠的黃瓜辣椒和粉嫩的西紅柿掛滿枝頭,呈現出一派科技水利助力特色農業發展的喜人畫面,這是青海省實施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項目結出的碩果。
據介紹,自2009年中央啟動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以來,青海省把重點縣建設作為補強農田水利短板的重要舉措,實行政府主導,規劃先行,多方籌資,建管并重,截至目前,已有19個縣分三批被納入全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計劃,基本覆蓋了農業縣,并逐步向牧業縣延伸,項目的實施深受群眾歡迎,有力促進了青海省特色農業發展。
具體實施中,省財政、水利部門密切協作,督促各縣把編制《縣級農田水利規劃》作為基礎工作來抓,并注重與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相結合,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相銜接,與農業綜合開發、土地復墾整理開發等項目相配套,進一步提高工程建設方案的可行性、協調性和科學性,實現了項目集聚、效益放大的效果。
按照各批次重點縣三年建設方案,從2009―2010年國家、地方、群眾已投入建設資金7.3億元,整合涉水項目資金5.5億元。目前,第一批8個重點縣建設任務接近尾聲,第二批7個縣和第三批4個縣正在建設推進當中。重點縣建設有效提高了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了灌區經濟發展,增加了農牧民收入。幾年來受益區已改善灌溉42.3萬畝,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4.2萬畝,新增糧食綜合生產能力3萬噸,同時促進了灌區農牧業種植結構的調整,尤其是特色農業得到較好發展。通過采取節水灌溉措施,還減少了水土流失,涵養了水源,改良了土壤,實現了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多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