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十萬噸馬鋼牌產品“漂洋過海”創匯增效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馬鋼產品出口繼去年創出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年度新高后,今年首季仍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累計出口合金線材、合金H型鋼,合金熱軋切板等產品10萬噸,產品打進東南亞、南美等十多個…
馬鋼產品出口繼去年創出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年度新高后,今年首季仍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累計出口合金線材、合金H型鋼,合金熱軋切板等產品10萬噸,產品打進東南亞、南美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而且出口效益大于內貿收益,不僅支撐了生產的穩定均衡,也達到了出口創匯增效的目的。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國內經濟增速放緩,鋼產能嚴重過剩,內外市場需求不足,國內鋼市同質化競爭慘烈,加上國家取消了馬鋼出口主打產品螺紋線材產品的出口退稅,馬鋼出口市場受到嚴重沖擊,2009年,馬鋼全年的出口量只有13萬噸,創下了自2001年以來年出口量的新低。面對多重擠壓,馬鋼堅定通過強化出口彌補內需不足,實現增效目標的信心不動搖,并把調整出口產品結構作為主要努力方向加以落實。一方面加強對外部市場的跟蹤和研判,對馬鋼出口的品種進行了梳理,最終將出口產品調整到X70以上的高級別的管線材、55C鋼樁、涂鍍產品的市場開發和銷售上。去年下半年來,已將2萬多噸管線材打入印度市場,并且全部按合金熱卷報關,因此還爭取到了9%的退稅,創造了良好的出口效益。出口部門還與生產廠及技術中心緊密合作,將普碳熱卷及開平板進行了加硼的合金化生產試制,開發出了含硼線材、合金熱軋卷切板和合金線材產品,使得馬鋼出口之路越走越寬廣,今年首季10萬噸出口量,就是新開發的合金類產品挑起了大梁,支撐了出口的平穩發展。并且由于把握住了在峰值時的簽單機遇,各品種比谷值時的市場價格高出了40-80美元/噸,提升了出口的“含金量”。
馬鋼在調整出口產品結構中,既注重傳統市場的維護,又著力新興市場的開發,去年下半年開發了印度、南美新興市場,這兩個市場占到了50%以上的份額。同時因為緊緊抓住出口產品品種和結構調整不放松,高附值的板帶類產品出口比例達到了56%,不僅在外部市場叫響了馬鋼產品品牌,而且賣出了好價錢,出口價格一直高于同期內貿市場價格,出口創匯增效可圈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