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煤價格緣何“跌跌不休”?
來源:中國冶金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月20日~2月26日這一統計周期,環渤海地區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的綜合平均價格報收624元/噸,比前一統計周期下降了1元/噸。從2012年12月12日至本期,環渤海地區5500大卡動力煤的綜合平均…
2月20日~2月26日這一統計周期,環渤海地區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的綜合平均價格報收624元/噸,比前一統計周期下降了1元/噸。從2012年12月12日至本期,環渤海地區5500大卡動力煤的綜合平均價格已經連續第10個統計周期下降,累計下降了16元/噸。本期環渤海地區5500大卡動力煤625元/噸的綜合平均價格已經低于2012年8月1日的626元/噸,創造了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發布以來的最低水平。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導致動力煤市場低迷、價格連續下降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近期促使供求活躍的積極因素難占上風。困擾當前國內動力煤市場的一個突出問題是,雖然2013年煤炭產需銜接合同匯總會結束后合同匯總的數量明顯增加,但是由于主要發電企業與重點煤炭企業對2013年國內動力煤供求形勢缺乏一致或明確的判斷,導致雙方在2013年度或中長期電煤購銷合同談判中的價格分歧依然明顯。這種狀況使國內動力煤生產、貿易、消費企業的觀望情緒持續。
二是受春節長假后進入消費淡季等因素影響,動力煤需求短期內難以改觀。
三是受進口影響,煤炭庫存大幅攀升。2012年全國煤炭產量達到36.6億噸,同比增長4%左右,增速同比回落4.7個百分點。全國鐵路煤炭發運22.6億噸,同比下降0.5%;主要港口煤炭發運6.2億噸,下降5.4%。相比之下,煤炭進口量大幅增加。2012年,我國進口煤炭2.89億噸,同比增長29.8%;出口926萬噸,同比下降36.8%;凈進口2.8億噸,同比增加7190萬噸,增長34.5%。受進口影響,煤炭庫存大幅攀升,價格持續下降。進入2013年以來,全國平均氣溫普遍較往年偏低,煤炭需求有所增加,不過因庫存壓力較大,煤炭價格持續徘徊在震蕩筑底過程中。進入2月中旬,陜西榆林動力煤Q6000坑口價含稅下跌4.8%,環渤海動力煤Q5500綜合平均價較1月份下跌6元/噸。目前,由于市場仍然處于消化庫存階段,價格不太可能上升。
四是受春節長假因素影響,國內海上煤炭運價出現回調。海運煤炭運價指數(OCFI)顯示,本統計周期(2月6日~2月19日),國內海上煤炭運價繼續下滑,2月19日該指數收于799.27點,比2月5日下跌了16.89點,下降了2.07%。具體到部分航線,2月19日與2月5日相比,秦皇島至上海航線4萬~5萬噸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下降0.8元/噸,為26.9元/噸;秦皇島至廣州航線5萬~6萬噸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下降0.4元/噸,為37.5元/噸;秦皇島至張家港航線2萬~3萬噸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下降0.4元/噸,為33.4元/噸。
業內人士同時指出,當前環渤海地區主流動力煤需求不旺,交易價格仍在下跌,但與2012年6月份、7月份相比,該地區動力煤市場運行的整體環境已經明顯改善,價格下跌的動能有所減弱。加之我國仍處于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深入推進的重要發展戰略機遇期,2013年煤炭總需求將有新的增長。因此,初步判斷2013年煤炭需求將保持低速增長,煤炭后市也將呈現供需相對寬松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