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壓高成本 鐵礦石減稅呼聲頻起
來源:經濟導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據報道,即將過去的2012年,鋼鐵行業經歷了嚴酷寒冬的洗禮,行業內的每一個人大都體會到了行業不景氣的切膚之痛。 承壓高成本 業內人士表示,現在我國鐵礦石主流成品礦的成本價是650-8…
據報道,即將過去的2012年,鋼鐵行業經歷了嚴酷“寒冬”的洗禮,行業內的每一個人大都體會到了行業不景氣的切膚之痛。
承壓高成本
業內人士表示,現在我國鐵礦石主流成品礦的成本價是650-800元/噸,大型礦山成本價是700-750元/噸,中小型礦山由于環保等費用相對較低,成本價在650-700元/噸,超低品位選礦成本價在750-800元/噸,甚至更高。
“稅負相對高了一些。”張偉解釋說,從2009年開始,增值稅由13%上調至17%,按照750元/噸的成本價格計算,應繳稅款額度為127.5元/噸。
安徽羅河鐵礦一名不愿具名的參會負責人說,按照礦山分級,原礦平均稅負為每噸17-20元。自今年2月起,鐵礦石由減按規定稅率的60%征收調整為減按規定稅率的80%征收。“中國鐵礦石品位普遍較低,平均品位在20%-40%之間,每生產1噸63.5%品位精粉需要1.58-3.175噸原礦,每噸精粉應繳稅額為26-63元。”
“按照增值稅預征資源稅稅率進行計算,當前每噸國內礦應繳稅額在153-190元/噸,綜合稅率在20.4%-25.3%。”張偉說。
根據全國冶金礦山財務資料統計,國內冶金礦山企業稅費負擔率均在20%以上,如梅山礦業為21.7%,金嶺鐵礦為22.2%,密云礦業為24.1%,海南礦業為31.6%。
金嶺礦業是國內惟一一家以純礦產資源上市的企業。查詢其半年報發現,上半年該公司生產鐵精粉64.26萬噸,按鐵精粉生產成本為3.59億元計算,每噸鐵礦石的生產成本價為559.19元,處于國內較低水平。而其去年年報顯示,其每噸鐵礦石成本價大約在577元。
相關資料顯示,澳大利亞FMG公司的鐵礦石生產成本價在50美元/噸左右,技術相對成熟的力拓和必和必拓生產成本價在30美元/噸左右,折合人民幣大約在190-300元/噸。
目前國內礦山已經陸續進入停產狀態,總體比例在三成到四成左右。張偉說,東北地區甚至有五成以上的礦山已經停產。導致停產的主要原因,是這部分礦山已經進入盈虧平衡階段。
減稅呼聲頻起
在鋼鐵業不太景氣的形勢下,國內鐵礦類企業減稅的呼聲較高,張偉認為,“國內鐵礦石價格競爭日趨激烈,如果不保護鐵礦石企業,它們很可能在競爭中垮掉。”
有分析認為,當進口鐵礦石價格在170美元/噸以上時,國內鐵礦的性價比將凸顯。但當進口鐵礦石價格跌破170美元/噸的關口時,國內礦企的價格優勢將慢慢減退。目前外礦的價格跌至122.25美元/噸,內礦價格優勢已相形見絀。
有消息稱,國內鐵礦類企業減稅方案已完成,一旦通過審核,有望實現企業綜合稅負在25%的基礎上減少10-15個百分點。工信部將會同財政部、國務院減輕企業負擔辦公室一起上報方案并爭取通過。對此張偉表示,希望減稅方案盡快落地。
供給將提升
作為鋼鐵生產大國,我國的鐵礦石卻長期受制于人,相對較高的礦價吞噬了鋼企大部分利潤,為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極大壓力,但國內對礦石的投資正在變大。
“國內鐵礦的投資強度越來越大。”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石洪衛預計,到2016年,國內鐵精礦產能可以增加8000萬到1億噸,世界鐵礦石產能有望增加5億-8億噸。數據顯示,1-10月國內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完成投資額1266.6億元,同比增長23.1%,已超過去年全年1250.9億元的水平,這將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國產鐵礦石的供給能力。
不過高波認為,今年礦石市場已經從供需平衡正式拐入供大于求,雖然明年三大礦山擴產增速有限,但新興礦山崛起步伐加快,預計明年全球礦山新增產量在1億噸左右。
從價格方面來看,今年鐵礦石價格從高位大幅下滑。但是隨著鋼鐵產量的回升,11月鐵礦石價格出現一波上行行情。數據顯示,11月末國產鐵精礦價格為866.36元/噸,環比上漲13.49元/噸,漲幅為1.58%;進口鐵礦石(粉礦)到岸價格為122.32美元/噸,環比上漲8.04美元/噸,折合人民幣價格為900.09元/噸,環比上漲57.63元/噸,漲幅為6.84%,比國產礦高4.26個百分點。
承壓高成本
業內人士表示,現在我國鐵礦石主流成品礦的成本價是650-800元/噸,大型礦山成本價是700-750元/噸,中小型礦山由于環保等費用相對較低,成本價在650-700元/噸,超低品位選礦成本價在750-800元/噸,甚至更高。
“稅負相對高了一些。”張偉解釋說,從2009年開始,增值稅由13%上調至17%,按照750元/噸的成本價格計算,應繳稅款額度為127.5元/噸。
安徽羅河鐵礦一名不愿具名的參會負責人說,按照礦山分級,原礦平均稅負為每噸17-20元。自今年2月起,鐵礦石由減按規定稅率的60%征收調整為減按規定稅率的80%征收。“中國鐵礦石品位普遍較低,平均品位在20%-40%之間,每生產1噸63.5%品位精粉需要1.58-3.175噸原礦,每噸精粉應繳稅額為26-63元。”
“按照增值稅預征資源稅稅率進行計算,當前每噸國內礦應繳稅額在153-190元/噸,綜合稅率在20.4%-25.3%。”張偉說。
根據全國冶金礦山財務資料統計,國內冶金礦山企業稅費負擔率均在20%以上,如梅山礦業為21.7%,金嶺鐵礦為22.2%,密云礦業為24.1%,海南礦業為31.6%。
金嶺礦業是國內惟一一家以純礦產資源上市的企業。查詢其半年報發現,上半年該公司生產鐵精粉64.26萬噸,按鐵精粉生產成本為3.59億元計算,每噸鐵礦石的生產成本價為559.19元,處于國內較低水平。而其去年年報顯示,其每噸鐵礦石成本價大約在577元。
相關資料顯示,澳大利亞FMG公司的鐵礦石生產成本價在50美元/噸左右,技術相對成熟的力拓和必和必拓生產成本價在30美元/噸左右,折合人民幣大約在190-300元/噸。
目前國內礦山已經陸續進入停產狀態,總體比例在三成到四成左右。張偉說,東北地區甚至有五成以上的礦山已經停產。導致停產的主要原因,是這部分礦山已經進入盈虧平衡階段。
減稅呼聲頻起
在鋼鐵業不太景氣的形勢下,國內鐵礦類企業減稅的呼聲較高,張偉認為,“國內鐵礦石價格競爭日趨激烈,如果不保護鐵礦石企業,它們很可能在競爭中垮掉。”
有分析認為,當進口鐵礦石價格在170美元/噸以上時,國內鐵礦的性價比將凸顯。但當進口鐵礦石價格跌破170美元/噸的關口時,國內礦企的價格優勢將慢慢減退。目前外礦的價格跌至122.25美元/噸,內礦價格優勢已相形見絀。
有消息稱,國內鐵礦類企業減稅方案已完成,一旦通過審核,有望實現企業綜合稅負在25%的基礎上減少10-15個百分點。工信部將會同財政部、國務院減輕企業負擔辦公室一起上報方案并爭取通過。對此張偉表示,希望減稅方案盡快落地。
供給將提升
作為鋼鐵生產大國,我國的鐵礦石卻長期受制于人,相對較高的礦價吞噬了鋼企大部分利潤,為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極大壓力,但國內對礦石的投資正在變大。
“國內鐵礦的投資強度越來越大。”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石洪衛預計,到2016年,國內鐵精礦產能可以增加8000萬到1億噸,世界鐵礦石產能有望增加5億-8億噸。數據顯示,1-10月國內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完成投資額1266.6億元,同比增長23.1%,已超過去年全年1250.9億元的水平,這將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國產鐵礦石的供給能力。
不過高波認為,今年礦石市場已經從供需平衡正式拐入供大于求,雖然明年三大礦山擴產增速有限,但新興礦山崛起步伐加快,預計明年全球礦山新增產量在1億噸左右。
從價格方面來看,今年鐵礦石價格從高位大幅下滑。但是隨著鋼鐵產量的回升,11月鐵礦石價格出現一波上行行情。數據顯示,11月末國產鐵精礦價格為866.36元/噸,環比上漲13.49元/噸,漲幅為1.58%;進口鐵礦石(粉礦)到岸價格為122.32美元/噸,環比上漲8.04美元/噸,折合人民幣價格為900.09元/噸,環比上漲57.63元/噸,漲幅為6.84%,比國產礦高4.26個百分點。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山西焦化產業優惠政策明年將繼續執行 下一篇:全省煤礦安全責任險明年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