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本承壓失價格優勢 找礦成果短期難緩國產礦困局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當前這個價位下,是否值得開工?成了目前部分國內礦山反復考慮的事情。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解到,國內一些礦山的普遍疑慮在于,由于繞不開的高開采成本(包括采選),其與進口礦…
當前這個價位下,是否值得開工?成了目前部分國內礦山反復考慮的事情。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解到,國內一些礦山的普遍疑慮在于,由于繞不開的高開采成本(包括采選),其與進口礦的競爭中失去價格優勢。
“如果未來國產礦價達不到今天這個水平,國內很多高采選成本的礦是開不起來的,因為礦價不適合,開工也可能是虧本的。”2月13日,易鋼資訊鐵礦石分析師徐吟秋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
隨著西部地區陸續發現一系列世界級礦產基地,中國探明及備采的鐵礦石儲量日益增多。但這一可喜局面,能否更大程度上緩解“卡脖子”的進口鐵礦石局面?恐怕還要打上大大的問號。
找礦實現大突破
“新一年找礦工作的藍圖已經繪就、號角已經吹響,須緊握找礦突破主動權,才能完成《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綱要》的目標。”在日前召開的2012年度全國地質調查工作會議上,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擲地有聲。
根據去年公布的國土資源十二五(2011-2015年)規劃綱要,十二五期間要新發現500處以上大中型礦產地、及形成10處以上大型資源勘查開發基地等多項目標。
而在剛過去的2011年,中國重要礦產資源分布格局已經在發生全面改變。據悉,公益性地質工作有效拉動了西部地區礦產資源勘查,湖南、西藏等地已形成大型銅鋅礦、金礦、鋁土礦基地,將逐步改變我國重要礦產資源分布格局。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汪民介紹稱,新疆阿吾拉勒鐵銅礦新增鐵礦石資源量2.6億噸,累計達10.8億噸;西昆侖塔什庫爾干新發現莫拉赫、其克爾克等鐵礦,估算資源量8億噸;青海祁漫塔格探明2個超大型鐵多金屬礦,4個大型銅多金屬礦,鐵資源量4.8億噸、銅鉛鋅資源量420萬噸。
據我的鋼鐵網數據顯示,2011年,國內原礦總產量達13.27億噸,同比增長27.15%,國產礦產量為69361.81萬噸,整體來看,2011年鐵礦石原礦產量較2010年增長24%,而去年,我國累計進口鐵礦石總量超過6.87億噸,同比增長6789萬噸,同比增幅達11%。隨著國內原礦產量增長,進口礦占比或將逐步下降。
盡管如此,在蘭格鋼鐵研究中心分析師孫明看來,上述消息對市場的影響力在近幾年效力有限,“主要是第一資源的實際開采量不是很明確,第二西部地區礦產資源的利用,主要是用于當地鋼鐵生產還是外運資源,這樣對內陸的鐵礦石市場影響效果是不同的”。
國產礦仍陷高成本之困
記者了解到,出于成本考量,目前國內一些高生產成本的礦山,并沒有真正開不出來“國內礦山恢復開工的寥寥無幾,像在內蒙古的赤峰地區寧城縣,目前礦山的開工率比較低。”徐吟秋表示。
目前,在包頭固陽地區,61%品位濕基鐵粉一般能達到噸價550元(不含稅),但它的成本(加上洗選成本)則在530元甚至更高。反觀三大礦的開礦成本,尤其澳洲存在很多露天赤鐵礦,開采相對比較低。“國產礦是有加工成本的,而澳大利亞、巴西等國家的礦石直接開采出來的鐵礦品位就要50品以上,基本可以直接入爐了,所以沒有什么加工成本。”孫明說。
未來,中國自有鐵礦石探明儲量的逐步增加,能多大程度改變鐵礦石進口的高度依賴?實際情況或許短期難讓人樂觀。
“一家邯鄲較大的礦山向我們反映,有的民營鋼企本來要訂貨(鐵礦石)的,因為不能及時打款就取消了,也有的是因為檢修拿不了貨。”徐吟秋透露稱。
記者了解到,國內鋼廠節后都有短暫的補庫存行為,國產礦和進口礦價前期均出現小幅上漲。但受制于整個下游依舊疲軟,從上周開始,礦價出現小幅的下滑。數據顯示,1月30日,進口礦價格由140美元/噸上漲,2月7日到達最高的146.5美元/噸,目前又下跌至143.5美元/噸。“最近進口礦市場處于盤整狀態,僅以此消息作為炒作因素,對于目前國內鐵礦石市場的影響左右不大。”同日,孫明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值得關注地是,即便鋼廠有采購,部分鋼廠更多傾向于外礦而不是內礦。“無論國內找到多少資源,國產礦有個成本在里面,它的價格很難降下來,導致要比進口礦價格高出很多。”徐吟秋表示。
據悉,以前鋼廠內外礦比例相對還可以,但目前內外礦價格倒掛情況比較嚴重。易鋼數據顯示,目前,內外礦平均差價40-50元/噸,而在去年10月份,內外礦價格倒掛最高差不多有200元/噸。
徐吟秋稱,目前,國內一些礦山有大規模擴產的計劃,但國內礦價減不下來,生產成本還在支撐的話,中國對進口礦依賴程度仍會比較高。易鋼資訊推算,去年鐵礦石對外依賴程度為61%,而在2006年,這種依賴高達72%。
易鋼資訊預測,未來幾年,進口礦依賴還會維持大概65%左右高位。“今年進口礦數量仍能達到7億多噸水平,國內礦折合成鐵精粉量則在3.07億噸左右,今年鐵礦石對外依賴度跟去年差不多。”徐吟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