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500強看中國鋼企發展
來源:中國冶金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日前,2012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公布,中國大陸(包括香港,不包括中國臺灣)有73家企業上榜,中國鋼鐵生產企業有7家上榜,均創歷史新高。通過榜單數據,我們可以對鋼鐵工業的發展環…
日前,2012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公布,中國大陸(包括香港,不包括中國臺灣)有73家企業上榜,中國鋼鐵生產企業有7家上榜,均創歷史新高。通過榜單數據,我們可以對鋼鐵工業的發展環境、中國鋼鐵企業的優劣勢等有著更加清醒的認識。
首先,在所有上榜的鋼鐵企業中,中國鋼鐵企業占據半壁江山。上榜中國鋼企主要通過兼并重組實現規模擴張。
全球共有14家鋼鐵生產企業入榜,其中中國7家,日本3家,盧森堡、德國、韓國和印度各1家。縱觀近幾年進入榜單的中國鋼鐵企業,均經過了大規模的兼并重組實現規模的擴張:河北鋼鐵集團由邯鋼、唐鋼等合并而成,合并后進入世界500強;首鋼在重組水鋼、貴鋼、長鋼、通鋼,并完成曹妃甸鋼鐵廠項目后進入榜單;沙鋼重組淮鋼、永鋼、安陽永興等企業后進入榜單;鞍鋼在完成對攀鋼的重組后也于今年首次入榜。由此可見,除了屈指可數的重大新建項目外,我國傳統優勢企業依靠產能擴張獲取發展空間的思路已經有所改變,規模擴張已經轉向以兼并重組為主要方式。
其次,全球鋼鐵企業的經營業績與所在經濟體的經濟發展情況密切相關。中國鋼鐵企業經營業績略優于全球平均水平。
全球14家上榜鋼鐵企業平均銷售收入利潤率為1.47%。其中,3家鋼鐵企業虧損。德國蒂森克虜伯雖然排名鋼鐵企業第二位,但利潤率為-2.61%,這主要與歐洲經濟受歐債危機影響持續低迷有關。日本3家上榜鋼鐵企業排名均有所下降,其中,JFE和神戶制鋼均虧損,只有新日鐵實現盈利,利潤率為1.43%,低于入榜企業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2011年日本經濟受日元升值和大地震的影響處于谷底。這給有意進軍歐美等成熟市場的鋼鐵企業以警示:如果企業的競爭力難以超越上述企業,那么在當前需求并不旺盛的成熟市場進行鋼鐵生產很有可能面臨虧損的風險。
上榜鋼鐵企業中利潤率最高的為韓國浦項制鐵,達到5.29%;印度塔塔鋼鐵緊隨其后,利潤率為4.06%。全球最大鋼鐵企業安賽樂米塔爾的利潤率為2.40%。中國7家上榜鋼鐵企業平均銷售利潤率為1.65%,高于全球上榜鋼鐵企業平均水平0.18個百分點,這主要得益于中國經濟的增速遠高于全球其他主要經濟體。其中,寶鋼的利潤率達到3.82%,武鋼利潤率達到1.94%,高于平均水平。其他5家企業的利潤率都在0.5%~1.5%之間,顯示出中國鋼鐵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所面臨的微利局面。
通過對上榜鋼鐵企業利潤率的對比可以發現,以浦項、寶鋼等為代表的重視品種質量、技術和管理創新的鋼鐵企業,其盈利能力更強,這是鋼鐵企業在發展達到一定的規模后,追求競爭力和發展效率的主要發展方向。
再其次,從上下游產業的利潤率分布來看,鋼鐵企業明顯處于產業鏈的弱勢地位。
上榜14家鋼鐵企業的平均利潤率為1.47%,比世界500強全部企業的平均利潤率5.53%低4.06個百分點。與此同時,鋼鐵上下游行業的利潤率均高出鋼鐵行業很多,尤以上游礦山企業為甚。由于世界500強是以銷售收入為依據進行排序的,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三大礦山在世界500強中的排名分別為第108位、第153位、第159位;但如果按照凈利潤總額排名,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分別排名第11位和第13位,三大礦山的利潤總和相當于上榜14家鋼鐵企業利潤總和的5.89倍;按照銷售收入利潤率進行排名,淡水河谷則以38.79%高居世界500強榜首,必和必拓以32.96%位居第三,三大礦山的平均利潤率高達27.37%,比上榜鋼鐵企業的平均利潤率高25.9個百分點。由此可見,全球鋼鐵產業鏈的利潤分配呈現出向上游礦山行業嚴重傾斜的不合理態勢,已經成為困擾全球鋼鐵行業發展、導致鋼鐵微利乃至虧損的最主要原因。
下游方面,全球汽車整車制造企業共有22家上榜,平均利潤率為5.26%,雖然略低于世界500強的平均利潤率,但高出上榜鋼鐵企業平均利潤率3.79個百分點。全球工業、農業和建筑機械企業共有8家上榜,平均利潤率為5.63%,高出上榜鋼鐵企業平均利潤率4.16個百分點。此外,雖然日本經濟低迷,但榜單中涉及鋼鐵貿易的5家日本商社的平均利潤率達到7.09%,高出上榜鋼鐵企業平均利潤率5.62個百分點。
通過這一對比可以看出,當前,作為中間產業的鋼鐵生產受到上下游產業的兩頭擠壓,加大力度拓展上下游產業鏈,尤其是以加強對上游原燃料供應的保障和對鋼材貿易流通領域的控制力,將是鋼鐵企業下一步發展的主要方向。
此外,在中國大陸的73家上榜企業中,涉及石化、建筑、鐵路、電力、汽車、兵工、交通、機械、造船等鋼鐵下游行業企業約25家,這些企業的排名大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前移。雖然當前,中國制造業受困于經濟結構調整呈現出增速下滑的形勢,但仍具有良好發展前景。制造業對于鋼鐵工業的需求仍將穩定增長,成為未來鋼鐵需求的主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