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價格高企擠壓鋼鐵行業利潤
來源:新華網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隨著市場普遍預期在未來兩年內我國進口鐵礦石成本將持續走低,鋼鐵企業的主營利潤有望提高。因而,鋼鐵板塊的未來長期走勢還要看上述預期能否兌現或者有超預期因素出現。2012年以來鋼鐵指數累…
隨著市場普遍預期在未來兩年內我國進口鐵礦石成本將持續走低,鋼鐵企業的主營利潤有望提高。因而,鋼鐵板塊的未來長期走勢還要看上述預期能否兌現或者有超預期因素出現。
2012年以來鋼鐵指數累計上漲10.75%,略跑贏上證綜指累計10.04%的漲幅,但不及深證成指14.04%的累計漲幅。分析認為,前期鋼鐵與建材行業板塊的反彈除了對估值的修正以外,更多是基于對下游需求或有改善的預期,但是進口鐵礦石價格高企大幅擠壓行業利潤,鋼鐵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堪憂。短期內無論對反彈周期還是高度,都不應過于樂觀,后市板塊上行之路或仍曲折。
隨著市場普遍預期在未來兩年內我國進口鐵礦石成本將持續走低,鋼鐵企業的主營利潤有望提高。因而,鋼鐵板塊的未來長期走勢還要看上述預期能否兌現或者有超預期因素出現。
2011:成本高企全行業利潤低下
鋼鐵行業是我國支柱性產業之一,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和城鎮化進程加快,國內鋼鐵消費快速增長。2011年我國鋼鐵粗鋼產量達到6.8327億噸,首次進入了人均500公斤的鋼鐵國家行列。
然而,快速增長的鋼鐵產量和鋼鐵消費水平帶來的是鐵礦石對外依存度不斷上漲,進口鐵礦石數量大幅上漲。隨之而來的就是“中國需求”對全球鐵礦石市場的沖擊:2010年國際鐵礦石市場的年度長協定價機制宣告瓦解,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等全球最大的三家鐵礦石供應企業宣布改年度長協為季度定價,2011年再次改季度定價為月度定價,并根據普氏鐵礦石價格指數定價。
而面對全球鐵礦石市場供應壟斷的局面,我國鋼鐵行業付出了高額的成本。2010年,中國鋼鐵行業全年的主業利潤僅為900億美元,銷售利潤率僅為2.9%。而由于三大國際礦業巨頭改為季度定價后,鐵礦石價格從1月不到90美元/噸上漲至12月的146美元/噸,年度增幅高達62%。
2011年1-11月我國77家大中型鋼鐵企業累計實現利潤852.97億元,利潤率僅為2.55%,而受到鐵礦石價格影響,2012年12月全行業虧損,使得2011年行業銷售利潤率最終定格在2.42%。
2011年我國進口鐵礦石累計6.86億噸,同比增長0.68億噸,并且進口鐵礦石的平均到岸價為163.84美元/噸,同比增長了28.13%,我國鋼鐵行業因進口鐵礦石價格上漲多支出了外匯約250億美元,是全年鋼鐵行業銷售利潤總和的1.9倍左右。
從公司業績表現看,盈利空間也不容樂觀。鞍鋼股份公告稱,預計公司2011年凈利潤虧損約為21.51億元。寶鋼股份和馬鋼股份則分別公告2011年凈利潤同比下降43.35%和50%以上。
2012:多方唱空鐵礦石價格鋼鐵行業或有喘息機會
據專家介紹,我國鋼鐵行業成本中鐵礦石約占50%-60%之間。從最新了解到的情況,國際鐵礦石將在未來的一到兩年內出現回調,其目標價格直至100美元/噸,我國鋼鐵行業將獲得難得喘息機會。日前,國際著名的咨詢公司麥肯錫公司董事孫俊信表示,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國際鐵礦石供應過剩的局面將會出現,雖然從中期范圍內看,這種情況可能會因為長期投資者的介入而有所改變,但是鐵礦石價格持續下滑的趨勢有可能要延續到2015年。
事實上,2010年和2011年我國對進口鐵礦石依存度下滑的主要原因,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王曉齊認為,主要得益于我國國產鐵礦石產能的快速釋放和進口權益礦的快速增長。2011年我國鐵礦石增產2.83億噸,同比增長27.15%,而2011年我國海外權益礦生產能力達到1.8億噸。
根據《鋼鐵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我國鋼鐵工業力爭到2015年基本建立利益共享的鐵礦石資源保障體系,國產鐵礦石自給率保持在45%以上,國外鐵礦石資源掌握量占進口鐵礦石比重達50%以上,化解國際市場壟斷化、金融化對我國鋼鐵產業的安全威脅。蘇黎世信貸集團大宗商品部副總裁PhillipKillicoat認為,短期內全球鐵礦石供應過剩,因為中國鋼鐵行業的疲軟,預計在2013年鐵礦石價格將下滑至100美元/噸。麥格理銀行、里昂證券等國際金融機構的大宗商品分析師也基本持同樣的觀點。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介紹,目前,除中國外,全球有40多個國家,300多個鐵礦石開采項目正在建設或規劃中,投資總額可能高達千億美元,預計可形成的鐵礦石生產能力超過16萬億噸。
王曉齊預測,到2013年全球最有可能新增鐵礦石生產能力3.8億噸,以到岸價成本分析,并考慮到新增資源稅的影響,大部分到岸成本在70-80美元,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成本低于70美元,極少數成本在90美元以上。
王曉齊認為,2012年鐵礦石價格總體呈波動中走低的趨勢,波動幅度將比2011年大大減小,將在110-130美元/噸的范圍波動,如果國內鋼鐵市場進一步萎縮,進口鐵礦石價格可能跌破110美元/噸。
后市板塊上行之路或仍曲折
從二級市場看,同花順數據顯示,剔除ST類股票,目前鋼鐵板塊34只個股中,動態市盈率不足15倍的個股有15只;平均市凈率PB僅為1.6倍,其中10只個股的市凈率不足1倍。而在A股全部2341家上市公司中,破凈的公司僅有26家,鋼鐵企業占比近半。
從市場表現看,2012年以來,大智慧鋼鐵指數累計10.75%,略跑贏上證綜指累計10.04%的漲幅,但不及深證成指14.04%的累計漲幅,而比起地產指數21.04%和券商指數28.22%的累計漲幅更是差距不小。無論是市盈率、市凈率還是市場表現,都基本反映了市場對其成長性較低的預期。具備較高安全邊際的鋼鐵股自身也存在著一定的估值修復要求,而在證監會主席郭樹清“藍籌股具備罕見投資價值”的表態后,2月16日至3月8日,鋼鐵指數累計上漲1.54%。
平安證券近期發布的研究報告認為,2012年鋼鐵板塊的估值預計將高于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所有時段。由于金融股估值處于歷史底部,鋼鐵板塊相對市場整體或滬深300的PB估值失真。如果剔除金融板塊的影響,目前鋼鐵板塊相對其他行業的估值,距2009年8月的高點尚有18%的空間。
但是,目前鋼鐵板塊的投資機會主要來源于估值修復和預期改善,而并非基本面的實質好轉,因而從周期看,持續時間或許不會太長。
從基本面看,鋼鐵行業短期看不到業績好轉、需求持續向好的動力。行業基本面的慘淡表現或仍將限制板塊的表現。
光大證券在行業研究報告中表示,國內制造業PMI回升,鋼廠小幅上調出廠價。經濟景氣度回升有利于鋼價上行,但開春之后鋼材需求偏弱的局面仍難以改觀,因而鋼價上行空間不大,鋼廠盈利狀況將低迷徘徊。報告并稱,由于鋼價升騰空間受限,鋼鐵板塊即使存在補漲機會,也缺乏持續跑贏大盤的動力。
從鋼鐵企業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看,2011年上半年部分維持盈利的公司是依靠非鋼業務彌補了主營業務的虧損。如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表示,2011年寶鋼非鋼產業的利潤貢獻率達到了50%;武漢鋼鐵總經理鄧崎琳則表示,2011年武鋼的非鋼產業為集團貢獻了20.8億元的利潤,占整個集團利潤的六成左右,使武鋼得以在整個行業持續低迷的情況下還保持著17.4%的利潤增幅。
因此,有業內人士提醒,鋼鐵板塊在連續回調后或企穩回升,但本次投資機會的主要依據來源于預期改善,并非鋼鐵行業基本面的實質好轉。因而,短期內無論對反彈周期還是高度,都不應過于樂觀,后市板塊上行之路或仍曲折。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前期鋼鐵與建材行業板塊的反彈除了對估值的修正以外,更多是基于對下游需求或有改善的預期,如以水利投資等基建投資以及房地產行業銷售改善帶來的預期,還有戶籍政策放寬帶來的城鎮化推動的預期。此外,隨著鋼鐵行業鐵礦石成本的降低,鋼鐵企業的主營利潤有望提高。因此,鋼鐵板塊的未來長期走勢還要看上述預期能否兌現或者有超預期因素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