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倉量凈減 場內資金向新品種轉移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去年以來,國內期貨市場區域性劇烈震蕩,局部板塊和品種走勢強弱各異,市場交易重心逐漸向玻璃、螺紋鋼、豆粕、焦炭、菜粕轉移,而資金方面,盡管有白銀、玻璃、菜籽、菜粕等新品種上市,但國…
去年以來,國內期貨市場區域性劇烈震蕩,局部板塊和品種走勢強弱各異,市場交易重心逐漸向玻璃、螺紋鋼、豆粕、焦炭、菜粕轉移,而資金方面,盡管有白銀、玻璃、菜籽、菜粕等新品種上市,但國內期市總持倉量由于長假臨近而穩步縮減,說明期市場內沉淀資金仍有所流失,也成為上述品種走勢強弱各異的一個重要原因所在。
數據顯示,國內期市總成交量由去年9月20日的近期較大值1929.6萬余手縮減至12月31日的1116萬余手,減幅達到42.16%,1月17日則增長至1524.7萬余手,增幅為36.62%,說明成交量恢復性增長較大,原因是城鎮化概念(玻璃、螺紋鋼、焦炭)、養殖業飼料(豆粕、菜粕)板塊逐漸成為期市多空爭奪焦點。
2012年12月31日持倉量為929.9萬余手,較年中最大值9月5日的1286.4萬余手累計減倉356.5萬余手,減幅達27.7%,而17日持倉量恢復性地拓展至1035萬余手,較12月31日增倉105.1萬余手,外圍資金有所回流。從國內期市板塊及品種資金流動分析,資金正由傳統品種向新上市品種轉移。
從新上市品種持倉量上來看穩步拓展。白銀自去年5月10日上市開始至今,期價沖高遇阻回落,持倉量一舉拓展至去年12月13日的29.1萬余手。玻璃自去年12月3日上市以來,期價持續單邊上漲,持倉量穩步拓展至1月17日的68.7萬余手。菜粕自去年12月28日上市以來,持倉量持續拓展至1月16日的30.4萬余手,菜籽持倉量較小
數據顯示,國內期市總成交量由去年9月20日的近期較大值1929.6萬余手縮減至12月31日的1116萬余手,減幅達到42.16%,1月17日則增長至1524.7萬余手,增幅為36.62%,說明成交量恢復性增長較大,原因是城鎮化概念(玻璃、螺紋鋼、焦炭)、養殖業飼料(豆粕、菜粕)板塊逐漸成為期市多空爭奪焦點。
2012年12月31日持倉量為929.9萬余手,較年中最大值9月5日的1286.4萬余手累計減倉356.5萬余手,減幅達27.7%,而17日持倉量恢復性地拓展至1035萬余手,較12月31日增倉105.1萬余手,外圍資金有所回流。從國內期市板塊及品種資金流動分析,資金正由傳統品種向新上市品種轉移。
從新上市品種持倉量上來看穩步拓展。白銀自去年5月10日上市開始至今,期價沖高遇阻回落,持倉量一舉拓展至去年12月13日的29.1萬余手。玻璃自去年12月3日上市以來,期價持續單邊上漲,持倉量穩步拓展至1月17日的68.7萬余手。菜粕自去年12月28日上市以來,持倉量持續拓展至1月16日的30.4萬余手,菜籽持倉量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