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城期貨:7月期指或迎變盤臨界點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本周期指升貼水的變化引人關注,延續兩個月的期貨貼水現象發生轉變,重回至年初時12點左右的水平。與此同時,中證期貨的空單持有量也一路上升,當月合約升水有利于空頭套期保值,7月依然還處…
本周期指升貼水的變化引人關注,延續兩個月的期貨貼水現象發生轉變,重回至年初時12點左右的水平。與此同時,中證期貨的空單持有量也一路上升,當月合約升水有利于空頭套期保值,7月依然還處于分紅密集期,根據粗略估算,當月合約升水超過15點的時候,理論上應該存在買現貨拋期貨正向套利的空間。另一方面,從遠期合約和近期合約的價差來看,遠期合約同時出現升水的現象,從一定程度上也顯示出主力資金對后市較為樂觀的情緒。根據對期指上市以來持倉結構和升貼水的觀察,當期指價差改變原來運行規律,且持倉創新高時,市場情緒較為容易出現變化,指數短期止跌或者滯漲的可能性較大。
期指總持倉再創歷史新高
近期股指期貨四個合約的總持倉量不斷攀升,從上周初的58921手增加至昨日的76026手,增幅達到29%,顯示資金不斷回流。此外,昨日期指總持倉量還突破了5月10日75444萬手的歷史高位,再創新高,暗示多空雙方爭奪激烈。
根據歷史經驗,當期指總持倉創下歷史新高時,期指行情較易發生轉折,且行情拐點一般提前或之后于持倉“拐點”2-5個交易日,但該規則多數適用在行情已經調整了50-70個點以上的情況。如今年1月17日,期指四個合約總持倉在創下了59970手的高位水平之后,就正式結束了去年11月以來的下跌行情;3月1日持倉再創歷史新高60806手,而此時期指也已經上漲了300多個點,之后市場行情出現轉折;5月10日,在期指持倉突破前期高點后“拐點效應”再次顯現。那么,本次期指在調整了280余點之后,總持倉再創歷史新高,后期行情發生轉折的概率較大。但是投資者需要警惕的是,行情轉折點不會立即出現,市場風險仍在積聚。
空頭持倉集中度走低
本周四,前20主力在7月合約上增加多單1502手,空單1939手,凈空持倉較前一交易日增加了215手至8494手,處于5月下旬以來的較高水平,顯示短期市場看空壓力仍存。但是多空雙方的持倉集中度(多空持倉與總持倉之比卻在不斷走低,昨日空頭持倉集中度降低了0.4%,多頭持倉集中度降低了0.29%。與上周初相比,多頭持倉集中度下降了0.79%,而空頭持倉集中度是下降了2.55%,暗示多頭對近期行情并不過分悲觀,空頭也相對較為謹慎。
從單個席位上來看,多數席位的持倉變動幅度并不是很大。空頭方面,中證期貨再現大手筆,在周三減空單1496手之后,昨日再次回補空單1149手,持空單量8325手,重回空頭排行榜首位。華泰長城、安信期貨、金瑞期貨、招商期貨增加空單超過200手,而光大期貨、國信期貨、國泰君安、廣發期貨、海通期貨、銀河期貨這六家席位是以減少空單為主,其他席位空單的變動幅度不大。整體而言,空頭席位變現相對謹慎。在國泰君安、中證期貨、海通期貨和華泰長城這四家傳統的空頭席位中,國泰君安和海通期貨的凈空單分別減少了423手、48手,而中證期貨、華泰長城的凈空單分別增加了830手、443手,空方陣營分歧依舊。多頭方面,昨日僅上海東證減少多單885手,其他席位均是以增倉為主,顯示多頭對于后市相對樂觀。
逆回購推升降準預期
6月匯豐PMI指數繼續走低,創下近7個月以來的新低,暗示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持續惡化,預計6月官方PMI指數也將有所下滑,宏觀經濟數據或表現疲軟,市場對于經濟增速下滑的擔憂情緒不斷增加。臨近季度末,短端利率大幅上揚,市場出現對流動性放松的遲鈍反應,但對資金短缺卻相對較為敏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自美元5月份出現大漲以來,也已經出現了15%的跌幅,新興市場國家匯率同樣出現大幅貶值的跡象,歐元區流動性短缺一直是近期困擾全球市場的主題,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股指的主基調并未出現回暖的端倪。
但是央行在間隔近兩個月之后,重新在公開市場上開展了逆回購操作,或為市場提供一定的支撐。本周央行共計展開逆回購1250億元,加上720億元的到期資金,共在公開市場上投放了1970億元的資金量,這是繼1月20日以來最大的單周投放量。受逆回購的影響,銀行間市場資金緊張情況也有所緩解。周四,除隔夜利率小幅上升以外,其他品種均有所下降,一個月內的短期品種下降較快。央行的逆回購操作再次推升了市場的降準預期。此外,根據測算,1-5月外匯占款增量超過九千億元,以此速度下去,如果單靠降準來對沖,年內降準次數可能需要5次之多。目前央行共降準兩次,確實有再次降準的需求。7月,在經濟數據疲軟的情況下,經濟與政策或將重新博弈,而政策放松力度的加大或進一步對期指形成一定的提振。
期指總持倉再創歷史新高
近期股指期貨四個合約的總持倉量不斷攀升,從上周初的58921手增加至昨日的76026手,增幅達到29%,顯示資金不斷回流。此外,昨日期指總持倉量還突破了5月10日75444萬手的歷史高位,再創新高,暗示多空雙方爭奪激烈。
根據歷史經驗,當期指總持倉創下歷史新高時,期指行情較易發生轉折,且行情拐點一般提前或之后于持倉“拐點”2-5個交易日,但該規則多數適用在行情已經調整了50-70個點以上的情況。如今年1月17日,期指四個合約總持倉在創下了59970手的高位水平之后,就正式結束了去年11月以來的下跌行情;3月1日持倉再創歷史新高60806手,而此時期指也已經上漲了300多個點,之后市場行情出現轉折;5月10日,在期指持倉突破前期高點后“拐點效應”再次顯現。那么,本次期指在調整了280余點之后,總持倉再創歷史新高,后期行情發生轉折的概率較大。但是投資者需要警惕的是,行情轉折點不會立即出現,市場風險仍在積聚。
空頭持倉集中度走低
本周四,前20主力在7月合約上增加多單1502手,空單1939手,凈空持倉較前一交易日增加了215手至8494手,處于5月下旬以來的較高水平,顯示短期市場看空壓力仍存。但是多空雙方的持倉集中度(多空持倉與總持倉之比卻在不斷走低,昨日空頭持倉集中度降低了0.4%,多頭持倉集中度降低了0.29%。與上周初相比,多頭持倉集中度下降了0.79%,而空頭持倉集中度是下降了2.55%,暗示多頭對近期行情并不過分悲觀,空頭也相對較為謹慎。
從單個席位上來看,多數席位的持倉變動幅度并不是很大。空頭方面,中證期貨再現大手筆,在周三減空單1496手之后,昨日再次回補空單1149手,持空單量8325手,重回空頭排行榜首位。華泰長城、安信期貨、金瑞期貨、招商期貨增加空單超過200手,而光大期貨、國信期貨、國泰君安、廣發期貨、海通期貨、銀河期貨這六家席位是以減少空單為主,其他席位空單的變動幅度不大。整體而言,空頭席位變現相對謹慎。在國泰君安、中證期貨、海通期貨和華泰長城這四家傳統的空頭席位中,國泰君安和海通期貨的凈空單分別減少了423手、48手,而中證期貨、華泰長城的凈空單分別增加了830手、443手,空方陣營分歧依舊。多頭方面,昨日僅上海東證減少多單885手,其他席位均是以增倉為主,顯示多頭對于后市相對樂觀。
逆回購推升降準預期
6月匯豐PMI指數繼續走低,創下近7個月以來的新低,暗示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持續惡化,預計6月官方PMI指數也將有所下滑,宏觀經濟數據或表現疲軟,市場對于經濟增速下滑的擔憂情緒不斷增加。臨近季度末,短端利率大幅上揚,市場出現對流動性放松的遲鈍反應,但對資金短缺卻相對較為敏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自美元5月份出現大漲以來,也已經出現了15%的跌幅,新興市場國家匯率同樣出現大幅貶值的跡象,歐元區流動性短缺一直是近期困擾全球市場的主題,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股指的主基調并未出現回暖的端倪。
但是央行在間隔近兩個月之后,重新在公開市場上開展了逆回購操作,或為市場提供一定的支撐。本周央行共計展開逆回購1250億元,加上720億元的到期資金,共在公開市場上投放了1970億元的資金量,這是繼1月20日以來最大的單周投放量。受逆回購的影響,銀行間市場資金緊張情況也有所緩解。周四,除隔夜利率小幅上升以外,其他品種均有所下降,一個月內的短期品種下降較快。央行的逆回購操作再次推升了市場的降準預期。此外,根據測算,1-5月外匯占款增量超過九千億元,以此速度下去,如果單靠降準來對沖,年內降準次數可能需要5次之多。目前央行共降準兩次,確實有再次降準的需求。7月,在經濟數據疲軟的情況下,經濟與政策或將重新博弈,而政策放松力度的加大或進一步對期指形成一定的提振。
延伸閱讀
- 上一篇:空頭交替變臉 砸出期指主力合約新低 下一篇:東證期貨:風險釋放后仍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