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短期弱勢難改 國宏觀經濟形勢擔憂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出于對中國宏觀經濟形勢的擔憂,近期投資者選擇謹慎觀望,股市呈現縮量下跌態勢。經濟仍面臨較大下行風險,我們認為市場信心短期難以恢復,股指弱勢局面將會持續。5月份CPI數據超預期走低,同…
出于對中國宏觀經濟形勢的擔憂,近期投資者選擇謹慎觀望,股市呈現縮量下跌態勢。經濟仍面臨較大下行風險,我們認為市場信心短期難以恢復,股指弱勢局面將會持續。
5月份CPI數據超預期走低,同時5月份新增貸款及進出口數據回升,市場一度認為國內經濟在穩增長政策提振之下已開始筑底反彈,然而上周四公布的6月匯豐制造業PMI數據卻給市場“當頭一棒”。6月匯豐制造業PMI初值創七個月新低,這是該指數連續第八個月處在榮枯分水嶺下方,與此同時,新出口訂單更跌至三年來低谷,這讓投資者對于中國經濟增速下行的擔憂情緒再度升溫,當日股市大幅下挫,股指創下兩個多月以來新低。
目前國家出臺的穩增長政策雖然對投資、消費、外貿三大領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目前政策并未完全落實到位,有些仍停留在文件的層面,對于現價段經濟的提振作用有限。
從投資方面來看,雖然5月份新增信貸較上一月份明顯反彈,但是從新增貸款的結構看,票據融資依舊占據較大比重,票據融資通常被企業用于短期資金周轉,不具備用于資產投資和長遠營運的實際推動作用,顯示實體經濟的有效信貸需求依舊疲弱。
出口方面,現階段美國經濟復蘇繼續放緩,歐元區經濟仍面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歐美經濟疲軟的現狀有可能導致國際貿易狀況進一步惡化。考慮到國內出口企業正面臨匯率、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短期出口形勢仍不容樂觀。
與此同時,最近公布的數據也顯示消費增長較為乏力。新一輪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消費刺激政策再次出臺,雖然將對當前較為低迷的內需有積極的刺激作用,但從長期看,消費的內生性增長需要經濟增長以及居民收入推動,現階段內部缺乏實際動力支撐,消費增速缺乏上漲動力,因此刺激政策對于消費乃至于經濟的拉動作用十分有限。
鑒于現階段中國在投資、出口、消費三方面都呈現出疲軟狀態,短期期指的弱勢局面或將持續。但投資者也不必對中國經濟未來趨勢過于悲觀,6月初央行降息雖然沒有對股市起到直接提振作用,但反映出政府維持中國經濟穩增長的決心。隨著各類“穩增長”措施的不斷落實,經濟形勢有望好轉,中國經濟軟著陸仍是大概率事件,A股中長期上漲趨勢仍值得期待。
5月份CPI數據超預期走低,同時5月份新增貸款及進出口數據回升,市場一度認為國內經濟在穩增長政策提振之下已開始筑底反彈,然而上周四公布的6月匯豐制造業PMI數據卻給市場“當頭一棒”。6月匯豐制造業PMI初值創七個月新低,這是該指數連續第八個月處在榮枯分水嶺下方,與此同時,新出口訂單更跌至三年來低谷,這讓投資者對于中國經濟增速下行的擔憂情緒再度升溫,當日股市大幅下挫,股指創下兩個多月以來新低。
目前國家出臺的穩增長政策雖然對投資、消費、外貿三大領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目前政策并未完全落實到位,有些仍停留在文件的層面,對于現價段經濟的提振作用有限。
從投資方面來看,雖然5月份新增信貸較上一月份明顯反彈,但是從新增貸款的結構看,票據融資依舊占據較大比重,票據融資通常被企業用于短期資金周轉,不具備用于資產投資和長遠營運的實際推動作用,顯示實體經濟的有效信貸需求依舊疲弱。
出口方面,現階段美國經濟復蘇繼續放緩,歐元區經濟仍面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歐美經濟疲軟的現狀有可能導致國際貿易狀況進一步惡化。考慮到國內出口企業正面臨匯率、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短期出口形勢仍不容樂觀。
與此同時,最近公布的數據也顯示消費增長較為乏力。新一輪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消費刺激政策再次出臺,雖然將對當前較為低迷的內需有積極的刺激作用,但從長期看,消費的內生性增長需要經濟增長以及居民收入推動,現階段內部缺乏實際動力支撐,消費增速缺乏上漲動力,因此刺激政策對于消費乃至于經濟的拉動作用十分有限。
鑒于現階段中國在投資、出口、消費三方面都呈現出疲軟狀態,短期期指的弱勢局面或將持續。但投資者也不必對中國經濟未來趨勢過于悲觀,6月初央行降息雖然沒有對股市起到直接提振作用,但反映出政府維持中國經濟穩增長的決心。隨著各類“穩增長”措施的不斷落實,經濟形勢有望好轉,中國經濟軟著陸仍是大概率事件,A股中長期上漲趨勢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