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看盤]首創期貨:銅正回調,等待中國PMI及買盤指引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相對于節中LME銅價的強勁上漲,周一滬銅開盤沒有達到預期高度,且盤中自6.15萬逐漸滑落,國內股市同樣走低,使內外銅價進入短期回調。技術上,LME三月期銅承壓在200日均線。而歐債方面,歐盟…
相對于節中LME銅價的強勁上漲,周一滬銅開盤沒有達到預期高度,且盤中自6.15萬逐漸滑落,國內股市同樣走低,使內外銅價進入短期回調。技術上,LME三月期銅承壓在200日均線。而歐債方面,歐盟峰會前希臘未能完成與民間債權人的談判,動作遲緩;以及葡萄牙債券收益率不斷飆升,同樣引發風險市場回調。
不過,原本預計2-4月最困難的歐債問題已經有所緩沖,30日的歐盟峰會仍在朝歐洲穩定機制及簽署更嚴格的財政規定緩慢邁步。市場最擔心的意大利國債的集中標售也在朝樂觀方向發展。美國的經濟指標面基本樂觀,美國12月芝加哥聯儲中西部制造業指數保持反彈,雖然12月個人支出不及預期,但同期個人收入月率增幅創2011年3月以來最大。從周邊市場表現上,可以明顯發現,風險市場的回調比較受限,美國股市、黃金,包括銅都脫離了盤中低點。
基本面,LME銅高水平的注銷倉單仍是對較高銅價的最大支持,且還在出庫,注銷倉單水平繼續放大到9.5萬噸。客觀地看,倘若銅庫存繼續流出,這會對銅價產生支撐,將顯著支持銅價在一段時間里保持振蕩向上的主方向。銅價可能出現的振蕩回調,就將成為買入時點。
短期,幫助觀察回調幅度的主要因素,除希臘談判進展外,更關鍵的在于中國。一方面,市場等待下周中國買盤的介入,這本身也取決于銅價的回調幅度。一般節后,中小規模企業將陸續接到穩定訂單,銅價回調可能激勵部分的買入。另一方面,市場仍在判斷中國一季度的經濟基本面。周三公布的1月官方PMI相當重要。我們認為,PMI無論保持在50以上、還是以下,都可能支持價格回調后向上。如果該指標在50以上,將會支持短線買盤;若在50以下,中國繼續放寬的政策預期,也可能支持銅價。
工信部印發了有色金屬“十二五”規劃,就工信部對國內金屬在2015年的供需增速預期,以及淘汰落后產能方面,綜合起來對價格有最大積極效應的很可能是鉛。
早盤,日本1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繼續升到50.7。就回調幅度,技術上,LME三月期銅上方承壓位置200日均線,下方首要支撐8200美元附近。相對國內,滬銅主力短線可能跌破6萬整數關,建議積極關注滬銅在跌破6萬后的回調幅度,特別在5.92-5.95萬的買盤表現。操作上,回調對待,大體愈發傾向期待中的技術回調可能成為銅價延續振蕩向上的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