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農強工弱”格局初顯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今年以來,在宏觀層面多因素共振下,以銅為代表的工業品價格表現疲弱,農產品盡管跟隨下滑,但表現相對抗跌。上周后半周,在工業品連續下跌的同時,以大豆、豆粕和玉米等為代表的農產品價格卻…
今年以來,在宏觀層面多因素共振下,以銅為代表的工業品價格表現疲弱,農產品盡管跟隨下滑,但表現相對抗跌。上周后半周,在工業品連續下跌的同時,以大豆、豆粕和玉米等為代表的農產品價格卻表現相對強勢。
“一些農產品價格受到收儲價支撐,只要宏觀形勢稍微轉好,就可能繼續上漲,畢竟全球人口在增加,農產品存在剛性需求。”海通期貨研究所所長郭洪鈞表示,以銅為代表的工業品價格走勢則對宏觀層面的變化更加敏感。
“國家收儲為部分農產品價格構成了看得見的防御,同時由于季節性因素已經消化殆盡,農產品價格向下動力衰竭,目前已進入安全邊際以內。”道通期貨研究中心總經理范適安告訴記者,大豆價格近期表現似乎與國際市場有些脫節,這是由于大豆產量高的時候更多用來壓榨,而產量低的時候則逐漸退出壓榨,此時其內在定價機制會發生變化,加之國產大豆價格受季節性因素影響,會表現出較強的獨立性。
上海中期研究所認為,今年以來農產品期價表現相對較強,主要是因為有關部門陸續出臺了針對多個品種的收儲或進出口政策,這預示著明年的商品價格或將以穩為主,并呈現振蕩偏強的態勢。預計明年受歐債危機陰云不散及美國一系列財政緊縮政策陸續生效的影響,全球經濟將低速增長,而只有當流動性寬松與市場需求形成共振時,金屬及能源類品種才會有較好的投資機會。
“由于經濟增長和需求的放緩,加上明年上半年美元可能繼續保持強勢,我們對明年商品市場的看法總體偏空。”浙商期貨副總經理王德鋒對銅價十分看空,而對鋁、鉛、鋅等已經接近成本價的品種則不是特別看空。“化工品在成本支撐下可能也沒多少空間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