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不振降低商品需求 期貨市場寒意正濃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自11月30日以來,上證指數連續下破2400、2300、2200點關口,市場悲觀情緒進一步蔓延。同時,歐洲經濟問題不斷,全球各主要經濟體股市也是連收陰線,國內期貨市場所面臨的外部經濟環境變得更加…
“自11月30日以來,上證指數連續下破2400、2300、2200點關口,市場悲觀情緒進一步蔓延。同時,歐洲經濟問題不斷,全球各主要經濟體股市也是連收陰線,國內期貨市場所面臨的外部經濟環境變得更加復雜。”民生期貨鄭州營業部總經理馬振華對期貨日報記者表示。
世界經濟不振降低商品需求
中證期貨產業中心研究員徐凡告訴記者,由于歐債危機持續惡化,國際原油、黃金以及其它大宗商品價格均大幅走低,部分對沖基金已開始從商品期市撤退。與此同時,美元指數上漲勢頭仍異常堅挺,新興市場國家出現了持續的資金外流現象,貨幣貶值加速。估計短期內大量資金仍會回流美國,繼續推高美元指數,大宗商品持續下挫的趨勢暫不會改變。由于擔憂后期全球經濟長期陷入衰退,尤其是歐洲和新興市場國家經濟持續下滑,全球各大主要經濟體股市暴跌難止,市場恐慌性情緒還會加重。
“美元的上行一方面反映市場對美聯儲推出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預期的顯著降低,另一方面也顯示出市場對歐債危機進一步惡化的擔憂。”興業期貨金屬分析師龍玲認為,近期歐盟峰會達成的方案多為遠期框架性的,對歐洲短期面臨的危機于事無補,尤其是明年第一季度歐元區國家即將迎來還債高峰期,更增強了市場悲觀情緒。
備受關注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周召開,“穩中求進”被定為明年國內宏觀調控的總基調。由于政策面沒有出現超預期的利好,國內經濟面也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股市暴跌、進出口貿易結構出現較大變化等均表明國內經濟不容樂觀。徐凡認為,雖然2008年發生的全球金融危機已經過去三年時間了,全球經濟不但未能觸底復蘇,反而暴露出許多新的風險,凸顯出這一輪金融危機的復雜性和長期性,加上國內經濟正面臨著增速的下滑,大宗商品需求將會出現明顯下降。
農產品 稍顯強勢
上周的交易中,在金屬等工業品期價跌幅較大的情況下,大豆、玉米等農產品價格卻逆市走高,且漲幅較大。渤海期貨農產品分析師趙安明認為,農產品價格大部分已接近生產成本,后期再度下行的空間不大,市場看跌情緒減弱。此外,大豆、玉米、小麥和棉花受到國儲收購的支持,價格繼續下探的意愿不強。不過,由于歐債危機仍無明顯轉好跡象,宏觀經濟面仍將存在較多不確定性,商品市場空頭氛圍依舊濃厚,農產品價格從中線來看持續走高仍然存在較大壓力。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期鋼明年弱勢依舊 下一篇:期指沖高回落 四合約半日小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