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波動及其對黑色系商品的影響分析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近期人民幣匯率的大幅波動已引起央行的高度關注,并于昨日宣布28日將上調遠期售匯業(yè)務外匯風險準備金率至20%,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大,在匯率與房地產之間,央行最終選擇了后者。 人民幣…
人民幣貶值意味著購買力下降,對于黑色系來說,人民幣貶值將會增加鋼廠的進口成本,讓今年本就不富裕的鋼廠雪上加霜。同時人民幣貶值可通過下游行業(yè)間接影響黑色系商品:對于海外收入占比較高的行業(yè),如家用電器、電子、汽車、機械設備等制造業(yè),間接利好國內板材;對于美元負債較高的行業(yè)如房地產、建筑業(yè)等,人民幣貶值將會增大企業(yè)的債務償還壓力,間接利空國內建材。
一、美元指數(shù)與人民幣匯率近期表現(xiàn)
1.美元指數(shù)與人民幣匯率
近期美元指數(shù)一路高歌猛進,26日盤中已突破114,創(chuàng)20年新高水平,在美元如此強勢的表現(xiàn)下,離岸人民幣匯率一度跌破7.16,引發(fā)了市場的高度關注。為穩(wěn)定外匯市場預期,央行決定自2022年9月28日起,將遠期售匯業(yè)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上調至20%,這是本輪人民幣貶值后央行第二次出手,此前在9月5日,央行宣布下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今年以來,美元指數(shù)累計漲幅達18.6%,當前美國通脹水平居高不下,同期國內由于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中美在貨幣政策層面背離,美元的強勢周期尚未結束,未來人民幣匯率有進一步貶值空間。
2.人民幣與歐美/日韓匯率
在美元指數(shù)的構成中,歐美匯率所占的比重最大,由于俄烏沖突造成能源危機,引發(fā)了市場對于歐洲經濟體的衰退擔憂,8月份歐元兌美元匯率已低于1,推動美元指數(shù)進一步走強。從各國匯率貶值幅度來看,今年歐元兌美元累計貶幅達16.55%,英鎊為24.78%,亞洲國家中,日元兌美元匯率累計貶幅達23.12%,韓國為18.76%。相對而言,人民幣的走勢較為堅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累計貶幅11.71%,從多邊匯率看,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指數(shù)保持了基本穩(wěn)定。
二、美元強勢/人民幣貶值的原因
1.中美經濟形勢
從GDP數(shù)據(jù)來看,美國一季度和二季度經濟都出現(xiàn)了負增長,但這里報道的是美國經濟環(huán)比數(shù)值。同比數(shù)據(jù)來看,一、二季度美國分別增長4.2%、2.9%,而同期國內數(shù)據(jù)為4.8%和0.4%。上半年中美GDP差距為3.589萬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為2.849萬億美元,國內經濟發(fā)展受疫情影響較重,中美的經濟差距正在擴大。除了疫情外,進出口也是匯率的重要考慮因素之一,當前國內出口面臨較大下行壓力,8月份出口增速回落明顯,從上月的17.8%下滑至7.1%,加上海外制造業(yè)PMI指數(shù)連續(xù)下行,需求收縮將使國內進出口增速進一步放緩,放大人民幣的貶值預期。
2.中美貨幣政策背離
受持續(xù)高通脹影響,美聯(lián)儲采取強勢加息政策以平抑國內的物價水平,9月22日,美聯(lián)儲宣布再次加息75個基點,這已經是今年以來的第五次加息。而國內為了穩(wěn)定經濟發(fā)展,貨幣政策一直處于邊際寬松狀態(tài)。今年央行曾多次出臺政策,包括降準、上繳結存利潤、推出 4400 億再貸款工具等,8月份又調整基準利率,對 5年期以上LPR下調了15BP,偏寬松的貨幣政策使中美利率差出現(xiàn)倒掛,引發(fā)了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
3.美元收益率
從市場角度而言,資本的本質是增值,而貨幣只是資本的一種形態(tài),從資本“逐利性”而言,本文將探討近期美元強勢的背后邏輯,分析如下:
截至9月26日,美國一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突破4%,創(chuàng)下近十多年來最高水平。與此同時,中國一年期國債收益率為1.86%,而歐元一年期國債收益率僅為1.356%。巨大的收益率差距將會引發(fā)國際資本的套利行為,刺激外資大量回流美國。根據(jù)利率平價理論,資金將從低利率國流向高利率國以謀取利潤,同時投資者為對沖外匯風險,通常會在遠期買入低利率國家貨幣并賣出高利率國家貨幣以鎖定遠期匯率。當投資獲利的機會越來越確定時,市場的參與者會逐漸發(fā)現(xiàn)這下機會并加速美元升值的過程。目前的情況是,國際投機資本正在加速回流美元,非美貨幣如人民幣、日元、韓元等正逐漸受到做空資本的沖擊,歐元更是如此。
三、人民幣匯率未來趨勢
1.下一個關口7.2
9月26日,在岸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盤中跌破7.16,向下一個關鍵支撐位7.2逼近。早在2019年由于中美貿易紛爭激化,以及2020年疫情期間美國干預香港事務,人民幣匯率曾兩度升近7.2。美聯(lián)儲未來仍有加息空間,人民幣走勢短期尚未見底,若突破7.2關口后,將繼續(xù)向7.3~7.5尋找支撐。從以往經驗來看,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破7”并不可怕,由于我國采取的是浮動管理的匯率制度,當前央行貨幣工具箱里仍有較多工具進行對沖,除了外匯降準之外,還有“逆周期因子”、“宏觀審慎調節(jié)參數(shù)”、“遠期售匯的風險準備金”等。隨著匯率逼近7.2左右,上述工具將會逐漸在政策端有所顯現(xiàn)。
四、匯率對黑色系商品的影響
1.直接影響
人民幣貶值意味著購買力下降,今年國內消費并未出現(xiàn)明顯改善,但CPI卻保持了溫和的上漲,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匯率貶值帶來的輸入性通脹。對于黑色系來說,由于人民幣對非美貨幣是相對升值的,所以出口并無明顯利好,但以美元為定價基準的商品如煤焦、鐵礦等,人民幣貶值將會增加鋼廠的進口成本,讓今年本就不富裕的鋼廠雪上加霜。以青島港61.5%PB粉(現(xiàn)價754元/噸)和進口蒙5精煤(現(xiàn)價2035元/噸)為例,單看匯率因素,人民幣貶值10%將會分別增加企業(yè)進口成本75元/噸和204元/噸。
2.間接影響
人民幣貶值可通過下游行業(yè)間接影響黑色系商品,主要體現(xiàn)在兩方面:對于海外收入占比較高的行業(yè),如家用電器、電子、汽車、機械設備等制造業(yè),產成品的出口將間接利好國內板材消費;另一方面,對于美元負債較高的行業(yè)如房地產等,人民幣貶值將會增大企業(yè)的債務償還壓力,尤其是今年房企的資金已高度緊張,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爆雷的可能性,間接利空國內建材消費。對于出口型企業(yè)來說,隨著人民幣國際化不斷深入,匯率可類比期貨,在關鍵點位對匯率敞口進行適度的套保管理,以降低匯率波動風險帶來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