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中國能源需求平穩弱復蘇可期 鋼鐵業挑戰則料愈加嚴峻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路透北京9月10日-中國8月宏觀數據的靚麗表現似乎一掃市場對經濟短周期下滑的擔憂,亦料將堅定監管層將中長期結構調整進行到底的決心。 從這個角度而言,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費大國--中國…
路透北京9月10日 - 中國8月宏觀數據的靚麗表現似乎一掃市場對經濟短周期下滑的擔憂,亦料將堅定監管層將中長期結構調整進行到底的決心。
從這個角度而言,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費大國--中國能源需求的平穩弱復蘇料得以延續,而飽受產能過剩以及環保壓力的中國鋼鐵業則將可能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
受經濟平穩復蘇帶動,中國8月發電量4,98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4%;當月原油加工量3,974萬噸,同比上升5.5%,當月石油表觀需求為938萬桶/日,為2012年9月以來新低,由于季節性檢修的因素,8月原油加工量創一年來新低。
“最近(成品油)處于明顯的去庫存的階段,實際上,成品油的需求是相對穩定的,大概在3-5%左右,從下游行業來看也是這樣。...但化工行業不景氣導致石腦油等小油品消費不佳,讓油品消費呈現弱復蘇趨勢。”中國國際金融公司研究部經理郭朝輝稱。
指出,中國油品消費增速難以趕上工業增加值的增速,是因為下游化工等行業不景氣拖累石腦油等小油品的消費,汽柴油的消費狀況還是不錯的,且今后汽柴油的需求也不會差。
他解釋稱,秋收的農機使用,工業增長都會拉動柴油需求持續性改善,中秋國慶假期也會讓汽油消費不差,“汽柴油這些大品種需求不差,油品需求就不會差。”
巴克萊資本的報告亦指出,8月下旬成品油庫存充足,但制造業季節性回暖的影響,將令中國的石油需求量將緩步上升,第四季度中國原油進口量有望加速增長,因當前商業原油庫存水平低于2012年,補庫需求加上泉州煉油廠有望投運。
但郭朝輝也指出,目前中國國內的成品油庫存明顯高于往常水平,那么9月開始的季節性成品油補庫存的進程可能會推遲,加上檢修期的結束,后期成品油供大于求的壓力還是存在的。
此外,發電量一向是中國經濟的先行指標。湘財證券宏觀策略部副經理羅文波指出,從7月起發電量環比就已明顯增加,說明工業活動在不斷轉暖,預計數據向好的態勢會延續至明年一季度,數據表明經濟整體仍處于上升周期。
此前一系列數據已顯示中國經濟在企穩回升,周二公布的8月工業、投資和消費亦超市場預期,尤其是工業增速創下17個月高位并重返兩位數,進一步驗證“穩增長”政策效果初顯。
**鋼鐵業挑戰料更巨**
金九銀十提升鋼材消費預期,加上7、8月份鋼價反彈得力,鋼鐵企業開工率并沒有明顯下降的跡象,促使中國8月粗鋼日產量仍居高位。市場人士指出,截至目前,金九階段的鋼材消費弱于預期,隨著環保壓力增加,以及產能的進一步釋放,鋼鐵業的挑戰將愈加明顯。
統計局數據顯示,8月粗鋼產量6,628萬噸,同比增加12.8%,日均產量為213.8萬噸,年化產量達到7.8億噸。
“8月粗鋼日產量環比回升1.23%,高于中鋼協旬報的209.7萬噸。8月產量回升與鋼廠盈利好轉、開工積極性提升相符合,比如8月份唐山地區高爐開工率提升到95%以上。”分析師指出。
她并認為,隨著近期鋼價再度走弱而原料相對堅挺,鋼廠盈利不及前期,但大多尚有盈利,預計9月粗鋼日產量仍將保持較高水平。
分析師也指出,盡管目前看來金九行情不如預期,后期鋼鐵產能仍將持續釋放,尤其是當前宏觀政策有向好的因素,環保政策的實質性影響尚沒明顯顯現,鋼企不大可能主動放棄市場份額。
過市場人士亦強調,政府部門正在持續進行環保調研,鋼鐵業首當其沖,一旦環保政策上馬,旺季不旺的鋼材消費將令鋼材市場深陷產能過剩的漩渦,鋼鐵業的挑戰將愈加嚴峻。
實際上,易易表示,目前鋼材貿易商已經在經歷洗牌,越來越多的中小鋼材貿易商退出市場或者轉行,大型貿易商的生存空間也越來越被壓縮。
“鋼廠都在不斷擴充網上交易,直供交易以及線下交易,貿易商的生存空間很小。...很多貿易商都在抱怨,也有很多干脆不做了。”易易指出。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網站的報導稱,借7月中國鋼材價格反彈之際,全國86戶重點統計鋼鐵企業扭虧為盈,當月實現利潤23億元,銷售收入利潤率0.77%,為今年以來最高利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