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影響后期鋼市行情的不確定因素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盡管近期國內一些地區的鋼材價格呈現止跌反彈行情,但影響后期行情變化的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受到鋼貿商的關注和重視。 據一些經營者在市場調研掌握的情況,進入6月份以來,鋼廠檢修…
盡管近期國內一些地區的鋼材價格呈現止跌反彈行情,但影響后期行情變化的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受到鋼貿商的關注和重視。
據一些經營者在市場調研掌握的情況,進入6月份以來,鋼廠檢修的明顯增多,鋼產量有所下降,“倒逼”鋼廠“減產穩市”的效應正在顯現。不過,一些鋼貿商對此并沒有抱太大希望,認為指望鋼廠減產,緩解供需矛盾,促使鋼價反彈,不太現實,至少在短期內尚難真正見效。
由于國內鋼材市場的持續疲軟、低迷,鋼材價格一路下跌,且跌勢不止,今年以來螺紋鋼、線材等建筑鋼材市場價格今年1月4日的HRB400材質?20mm螺紋鋼全國25個城市平均價格3843元/噸,下到6月14日的3430元/噸,下跌413元/噸;Q235材質的?6.5mm高線平均價格從3714元/噸,下跌至這周末的3503元/噸,下跌了211元/噸。
在眼下,國內建筑鋼材市場價格仍沒有止跌的跡象。端午節后,盡管只有2個交易日,但一些地區的建筑鋼材市場價格依然跌聲一片,如在華北地區建筑鋼材價格大幅下跌100元/噸以上,其他地區跌幅大都在30-80元/噸之間。正是鋼價的持續下跌,促使鋼廠頻頻下調出廠價格,并推出諸多優惠政策,吸引鋼貿商和下游終端用戶訂貨,以消化庫存,減輕壓力,但收效甚微,鋼廠面臨訂單不足、銷售不暢、庫存壓力不降的嚴峻局面。在種狀況下,鋼廠不得不以檢修來控制產能釋放,減產、限產,穩市保價。在5月份,一批鋼廠相繼進行檢修,高爐、軋鋼生產線停產檢修不少,進入6月份,又有一批鋼廠加入檢修行列,鋼材產量呈現下降態勢。
據有關專門機構的統計顯示,繼5月中旬全國粗鋼日均產量下降至218.54萬噸之后,5月下旬中鋼協會員企業的粗鋼日工資產量為170.95萬噸,旬環比下降1.8%。全國預計粗鋼日產量為215.4萬噸,旬環比下降1.4%。經營者分析,認為粗鋼產量旬環比連續回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5月份部分鋼廠檢修力度有所加大,但產量降幅較小,說明鋼廠并沒有開始大規模檢修減產。6月上旬的鋼產量又回升,重點企業粗鋼日產量173.18萬噸,增量2.2萬噸,旬環比增長1.3%;全國預估粗鋼日產量215.63萬噸,增量0.19萬噸,旬環比增長0.1.%,連續兩旬的減量后再度反彈。
一些鋼貿商分析認為,鋼廠的產量再度回升,這是因為目前鋼材價格還沒有跌到鋼廠的生產成本線以下,鋼廠仍有盈利,不足以“倒逼”鋼廠主動積極減產,沒有出現集中檢修的現象。所以說,指望通過鋼廠減產來緩解供需矛盾,促使鋼價反彈,似乎不太現實,至少在目前的情況下還尚不可能。
鋼廠產能釋放,庫存高企,是影響后期鋼材市場行情變化的一大不確定因素。目前,下游終端需求情況總體不佳,需求強度在減弱,近期,國內不少地區遇到大雨、暴雨,南方地區進入梅雨季節,加上農忙,對建筑工程施工帶來影響,使建筑鋼材需求量明顯減少。6、7月份,進入盛夏,家電、汽車等行業迎來淡季,鋼材的需求強度也在減弱,是傳統的季節性淡季。據最新統計顯示,匯豐6月份中國制造業PMI初值為48.3(5月為49.2),為9個月以來最低。中國制造業產出指數初值為48.8(5月為50.7),8個月以來最低。制造業仍然面臨著外需惡化,內需不足,去庫存壓力增大。
因此,下游終端有效需求的增長遠不及鋼廠產量增長的幅度,供需矛盾沒有緩解,反而有所加劇,這是影響后期鋼材市場走勢的最大不確定因素,是遏制鋼材價格上漲的最大阻力。
這些不確定因素的存在,鋼材市場走勢就很難預料。一些鋼貿公司總經理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只有當鋼材市場價格跌至鋼廠的生產成本線以下,才能迫使鋼廠主動減產、限產,加速去庫存化進程,真正緩解供需矛盾,改變目前供大于求的局面,形成供需良性平衡的支撐點,這樣鋼材市場價格才有望止跌企穩,反彈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