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業提前一年完成產能淘汰任務并不困難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過去的十幾年間,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擴張,鋼鐵需求快速增長,帶動鋼鐵工業迅猛發展,2008年我國粗鋼產能僅6.6億噸,到2012年年底我國粗鋼產能已經超過9億噸,并…
過去的十幾年間,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擴張,鋼鐵需求快速增長,帶動鋼鐵工業迅猛發展,2008年我國粗鋼產能僅6.6億噸,到2012年年底我國粗鋼產能已經超過9億噸,并且2013年粗鋼產能仍將繼續增加。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粗鋼產量達到7.17億噸,創下了歷史新高水平,同比增長3.1%。
與此同時,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日趨尖銳,截止到2012年底,中國已建成粗鋼產能9.7億噸,另有在建項目產能約2200萬噸,鋼鐵行業產能過剩2億噸左右。鋼鐵產能過剩的格局將長期存在,也將始終成為制約鋼價上漲的重要因素。
近幾年為了應對鋼鐵產能過剩、市場行情低迷、行業利潤偏低的實際情況,國家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措施,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大力推動落后產能淘汰工作。據有關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我國鋼鐵工業共淘汰落后煉鐵產能12272萬噸,煉鋼產能7224萬噸。
近幾年鋼鐵行業淘汰落后產能情況
2011年末,工信部下達了“十二五”期間工業領域19個重點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其中鋼鐵行業的具體目標任務為淘汰煉鐵落后產能4800萬噸,煉鋼4800萬噸。值得關注的是,工信部表示,不再繼續提高淘汰落后的裝備標準,將主要依據能耗物耗和清潔生產標準,以免企業為躲避淘汰不斷對落后裝備實施擴容改造,導致實質上的產能擴張或謊報瞞報裝備容量等負面效果。
2013年6月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大氣污染防治十條措施。根據國務院要求,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重點行業“十二五”落后產能淘汰任務的時間表將提前一年完成,并嚴控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新增產能。
過去幾年,我國鋼鐵行業淘汰產能任務順利完成。2011年工信部下達的鋼鐵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任務分別為:煉鐵3122萬噸,煉鋼2794萬噸。實際上,2011年全國共淘汰煉鐵落后產能3192萬噸、煉鋼2846萬噸。已經超額完成當年淘汰落后產能任務。
2012年工信部下達19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其中,煉鐵1000萬噸,煉鋼780萬噸,與2011年相比,2012年淘汰落后產能的任務有所減輕。據了解,至2012年年底,各省市鋼鐵行業均已經順利完成當年淘汰產能目標,全國共淘汰落后產能1954萬噸,其中,煉鐵產能1075萬噸、煉鋼879萬噸。
2013年工信部下達的我國鋼鐵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任務量1044萬噸,比2012年有所減少。其中,煉鐵263萬噸,煉鋼781萬噸。與2012年淘汰煉鐵1000萬噸、淘汰煉鋼780萬噸的任務量相比,下達的淘汰任務量明顯減少。
鋼鐵行業提前一年完成產能淘汰任務并不困難
根據數據得出,2011-2013年我國鋼鐵行業累計淘汰落后產能共9036萬噸(假定2013年淘汰任務能順利完成),其中煉鐵產能4530萬噸、煉鋼產能4506萬噸。與“十二五”期間淘汰落后產能的總目標相比,仍有564萬噸的產能需要淘汰,其中煉鐵產能270萬噸,煉鋼產能294萬噸(詳見表1)。近日,國家要求鋼鐵行業“十二五”期間落后產能淘汰任務的時間表提前一年完成,也就是說2014年我國鋼鐵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目標在564萬噸,與2013年相比下滑480萬噸左右。從歷年淘汰的總產能情況來看,564萬噸的數值已經很低,實現這一目標并不困難。
當前,產能過剩已經成為中國鋼鐵業的難解之殤,同時也是中國鋼鐵工業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淘汰落后產能有利于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推進節能減排,也有助于鋼鐵行業供需的平衡。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鋼市積極因素正在凝聚 下一篇:短期反彈后,鋼市將如何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