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流通成本 提高流通效率
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日前,國務院出臺相關政策文件對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進行規范整頓,作為大宗商品的鋼材電子交易市場正在積極地貫徹執行,上海鋼之源電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總裁劉勝喜在接受《中國冶金報》記…
鋼材是重要的生產資料和大宗商品,近年來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鋼材電子商務模式逐漸完善,這對傳統的鋼材交易模式是提升和創新。確實,鋼鐵電子交易市場的建立,為鋼材貿易商提供了一個可獲得巨大規模效應的共享式營銷網絡,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運用電子商務平臺優勢,通過信息資訊服務、電子交易服務,并集成物流配送服務,融入現代金融服務,為參與交易的貿易商節約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擴展了市場空間。
劉勝喜談到,由于我國的鋼材電子商務交易模式還處于初級階段,有很多方面還不夠成熟和完善,比如入市的門檻低,有的交易場所管理不規范等等。所以說,國家及時出臺相關政策法規,對包括鋼鐵在內的各類大宗商品交易市場進行規范整頓,是有必要的。劉勝喜表示,現階段的鋼鐵電子商務模式還存在著一些“瓶頸”:一是鋼鐵的交易金額比較大,貿易商融資困難;二是物流分散,第三方平臺的配送成本高;三是每個鋼廠的產品質量不同;四是社會誠信還有待提高;五是鋼鐵現貨電子交易市場還沒有達到高度的完善、成熟和標準化。這些問題的存在,阻礙著鋼材電子交易業態的提升,現有鋼鐵電子商務平臺的不少功能尚未真正發揮作用。
劉勝喜介紹說,上海鋼之源成立至今,對鋼鐵電子交易模式不斷創新和完善。首先,規范運行,構建產業鏈服務平臺。鋼之源始終堅持“立足現貨、服務現貨、提升現貨、回歸現貨”的理念,利用電子商務的手段,最大限度地拓展現貨貿易的時間、空間、渠道和資源,減少物流環節,降低流通費用,提高貿易效率,促進資源的有效配置。今年2月7日鋼之源的現貨掛牌業務正式上線,為客戶開辟了新的購銷渠道。其次,地區升貼水,貨物交收屬地化。2011年鋼之源先后在杭州、馬鞍山推出了地區升貼水業務,客戶只需輕點鼠標,就可以在上述地區拿到所需的資源,避免了迂回運輸,實現了貨物的屬地化交收。再其次,加快倉儲物流建設,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一是自建物流基地,實現貨物調配分撥;二是網絡化的交收倉庫布局;三是加強對現貨資源的整合,實現現貨市場網絡化。最后,建立融資平臺,防范銀行風險,服務中小企業。為緩解客戶資金壓力,鋼之源積極探索,創新非標準倉單質押、現貨代訂貨等融資模式,目前已與中信銀行等多家銀行建立了業務往來,2011年幫助中小涉鋼企業累計實現融資達10億元。
把鋼之源打造成“中國鋼鐵行業的阿里巴巴”,一直是劉勝喜的不變信念和孜孜追求,在這樣一個不斷突破自我的過程中,他認識清晰、思維縝密。“現階段鋼鐵行業的電子商務還是個襁褓中的嬰兒,需要各方能給予更多的空間,支持企業進行探索創新。”劉勝喜表示,鋼材電子商務是一項新生事物,業務模式沒有最終定型,仍須探索完善。因此,建立健全行業的綜合保障體系,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讓行業健康、規范的發展十分必要。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鋼貿銷售故事:一張“急”單 下一篇:反思鋼貿商“跑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