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翔:經濟隱憂制約市場信心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增長減速 通脹高企
增長減速 通脹高企
通脹壓力居高不下及企業盈利增速可能放緩,是導致A股近期持續走弱的主要原因。在投資者的憂慮消除之前,市場難以擺脫弱勢震蕩格局。建議投資者控制倉位,謹慎操作,近期應逐步降低周期股持倉。
經濟之憂制約市場信心
周三大盤大幅下跌,上證指數創下回調以來新低,2900點關口也告失守。究其原因,有市場觀點認為美元可能走強,進而拖累資金面,并且導致大宗商品價格回調。在我們看來,美國近期收緊貨幣政策的可能性很小,美元弱勢格局很難改變,真正制約市場信心的主要原因仍是“滯脹”之憂,即中國經濟高通脹、企業盈利增速放緩。
首先,通脹壓力并未明顯減輕。雖然4月份CPI增速有望小幅回落,但不論是從輸入性通脹壓力,還是從經濟轉型導致的農產品價格、勞動力價格、資源成本上升壓力來看,我國面臨的通脹形勢依然嚴峻。短期對物價實施行政管制,無法真正化解價格上漲動力。事實上,價格管制已導致部分行業減少供應,也有企業通過改變包裝、品質來變相漲價。此次通脹問題的棘手之處在于,像農產品、勞動力成本上升屬剛性因素,并非旺盛需求推動,因此緊縮政策不會產生明顯抑制作用;高房價是推升通脹預期的重要根源,而此次房地產調控也尚未達到預期效果。鑒于房地產行業對中國經濟的“制約”,更嚴厲政策出臺的難度較大。
其次,投資者對企業盈利低于預期的擔憂有所增加。從經濟驅動因素來看,出口超預期的可能性較小,而通脹壓力使得消費形勢不容樂觀,僅有固定資產投資可以保持相對的穩定。從企業來看,大型國企或許還能獲得較好的經營環境,而民營企業同時面臨融資成本高企、生產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等諸多難題。中長期而言,若經濟轉型進展緩慢,居民消費能力得不到提升,“國進民退”的狀況得不到糾正,則中國經濟的增長潛力無法釋放,企業盈利能力的提升也就無從談起。
謹慎應對弱勢格局
投資者信心疲弱,一方面是因為企業盈利前景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市場資金面并不樂觀。
從經濟層面來看,流動性顯然說不上緊張。人民幣升值預期驅使大量熱錢流入內地,負利率也使得民間資金四處出擊、尋求保值增值。不過,A股市場對場外資金的吸引力明顯不足。主要原因仍在于,在中國經濟逐步減速、A股市場急速擴容的背景下,投資者很難對A股前景有樂觀預期。此外,A股大部分公司缺乏估值優勢,也使得大量實業資金更愿意轉戰一級市場。對于海外熱錢而言,僅僅依靠內外利差及人民幣升值空間即可獲得較為豐厚的投資回報,選擇風險資產的動力并不充足。
綜合來看,基本面與資金面因素決定了A股估值水平不具備顯著提升的條件。事實上,年初以來低估值的周期性行業已經歷了不同程度的反彈,目前不論從經濟前景還是從資金面來看,周期性行業進一步估值修復的空間已經不大。值得注意的是,多數機構并不是真正看好周期性行業的中長期前景,只是以短線心態來參與估值修復行情,因此一旦市場預期轉弱,周期股的行情也就將步入尾聲了。
鑒于A股弱勢格局短期內難以改變,建議投資者謹慎操作,保持低倉位。行業配置上應逐步降低周期股倉位,逢低關注調整充分的消費行業。
來源:中國證券報
通脹壓力居高不下及企業盈利增速可能放緩,是導致A股近期持續走弱的主要原因。在投資者的憂慮消除之前,市場難以擺脫弱勢震蕩格局。建議投資者控制倉位,謹慎操作,近期應逐步降低周期股持倉。
經濟之憂制約市場信心
周三大盤大幅下跌,上證指數創下回調以來新低,2900點關口也告失守。究其原因,有市場觀點認為美元可能走強,進而拖累資金面,并且導致大宗商品價格回調。在我們看來,美國近期收緊貨幣政策的可能性很小,美元弱勢格局很難改變,真正制約市場信心的主要原因仍是“滯脹”之憂,即中國經濟高通脹、企業盈利增速放緩。
首先,通脹壓力并未明顯減輕。雖然4月份CPI增速有望小幅回落,但不論是從輸入性通脹壓力,還是從經濟轉型導致的農產品價格、勞動力價格、資源成本上升壓力來看,我國面臨的通脹形勢依然嚴峻。短期對物價實施行政管制,無法真正化解價格上漲動力。事實上,價格管制已導致部分行業減少供應,也有企業通過改變包裝、品質來變相漲價。此次通脹問題的棘手之處在于,像農產品、勞動力成本上升屬剛性因素,并非旺盛需求推動,因此緊縮政策不會產生明顯抑制作用;高房價是推升通脹預期的重要根源,而此次房地產調控也尚未達到預期效果。鑒于房地產行業對中國經濟的“制約”,更嚴厲政策出臺的難度較大。
其次,投資者對企業盈利低于預期的擔憂有所增加。從經濟驅動因素來看,出口超預期的可能性較小,而通脹壓力使得消費形勢不容樂觀,僅有固定資產投資可以保持相對的穩定。從企業來看,大型國企或許還能獲得較好的經營環境,而民營企業同時面臨融資成本高企、生產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等諸多難題。中長期而言,若經濟轉型進展緩慢,居民消費能力得不到提升,“國進民退”的狀況得不到糾正,則中國經濟的增長潛力無法釋放,企業盈利能力的提升也就無從談起。
謹慎應對弱勢格局
投資者信心疲弱,一方面是因為企業盈利前景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市場資金面并不樂觀。
從經濟層面來看,流動性顯然說不上緊張。人民幣升值預期驅使大量熱錢流入內地,負利率也使得民間資金四處出擊、尋求保值增值。不過,A股市場對場外資金的吸引力明顯不足。主要原因仍在于,在中國經濟逐步減速、A股市場急速擴容的背景下,投資者很難對A股前景有樂觀預期。此外,A股大部分公司缺乏估值優勢,也使得大量實業資金更愿意轉戰一級市場。對于海外熱錢而言,僅僅依靠內外利差及人民幣升值空間即可獲得較為豐厚的投資回報,選擇風險資產的動力并不充足。
綜合來看,基本面與資金面因素決定了A股估值水平不具備顯著提升的條件。事實上,年初以來低估值的周期性行業已經歷了不同程度的反彈,目前不論從經濟前景還是從資金面來看,周期性行業進一步估值修復的空間已經不大。值得注意的是,多數機構并不是真正看好周期性行業的中長期前景,只是以短線心態來參與估值修復行情,因此一旦市場預期轉弱,周期股的行情也就將步入尾聲了。
鑒于A股弱勢格局短期內難以改變,建議投資者謹慎操作,保持低倉位。行業配置上應逐步降低周期股倉位,逢低關注調整充分的消費行業。
來源:中國證券報
- [騰訊]
- 關鍵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