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分析公司標普全球(S&P Global)公布的最新數據報告顯示,11月東盟國家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S&P Global ASEAN Manufacturing PMI)為50.7,低于10月的51.6。
這是該指數連續第2個月下降。指數僅略高于50點枯榮線,說明東盟國家制造業擴張幅度微弱。
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高于50點枯榮線說明制造業正在擴張,低于50點則顯示制造業萎縮。11月,報告涉及的7個東盟國家中,4個國家制造業的PMI指數在50點以上。
報告涉及的7個國家分別是新加坡、菲律賓、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越南和緬甸。11月,新加坡制造業擴張速度連續第12個月高于其他東盟國家,連續第15個月高于50點枯榮線。新加坡制造業PMI保持在56不變。這說明,盡管新加坡制造業仍保持快速擴張,但其擴張幅度卻仍比前幾個月要低。
11月,菲律賓制造業PMI從今年10月的52.6微升至52.7,說明該國制造業連續第10個月擴張。泰國制造業PMI從10月的51.6進一步下降至51.1,這表明雖然該國制造業連續第11個月處于擴張狀態,但是其擴張幅度卻是今年6月以后的最低水平。印尼制造業PMI從今年10月的51.8下降至50.3,說明該國制造業已經連續15個月處于擴張狀態,但擴張幅度也是今年6月以后的最低水平。
11月,馬來西亞制造業PMI從10月的48.7進一步下降至47.9,連續第3個月處于萎縮狀態,且PMI指數達到15個月來的最低水平。越南制造業PMI從10月的50.6下降至47.4,表明該國制造業自去年9月以后首次陷入萎縮狀態,且萎縮幅度較大。緬甸制造業連續第7個月處于萎縮狀態。11月該國制造業PMI從10月的45.7下降至44.6,表明該國制造業嚴重萎縮。
報告稱,11月,由于工廠訂單出現了14個月來的首次下降,東盟國家制造業企業下調了產出提升的幅度。同時,企業也下調了增加采購活動的幅度,并且自今年6月以后,首次減少了用工。不過,趨弱的需求環境有助于降低企業面臨的價格壓力。盡管投入品價格漲幅和產品價格漲幅仍然處于歷史較高水平,但分別下降到了22個月和10個月的低點。
具體來說,11月東盟國家制造業的產出指標仍處于擴張狀態,但擴張幅度連續第2個月下降,并且達到了今年3月以后的最低水平。受此影響,企業采購活動的提升幅度減小至14個月來的最低水平,且實際提升幅度微弱。企業積壓工作量在11月出現了5個月來的第4次下降,降幅達到2020年9月以后的最高水平,且實際下降幅度較大。
11月,東盟國家制造業的供應商平均交貨時間繼續延長,但延長程度相比10月有所減小,延誤發生率達到了2020年9月以后的最低水平。價格方面,由于原材料和能源價格高企,東盟國家制造業的成本壓力在11月仍處于高位。不過,投入品價格的增幅有所下降,企業面對的平均成本負擔增幅也達到了22個月來的最低水平,而企業提升產品價格的幅度達到了今年1月以后的最低水平。
最后,東盟國家制造業企業對未來12個月的產出前景預期指標從今年10月的高點下降至今年2月以后的最低水平,并且低于長期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