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2014年外貿形勢將好于2013年
來源:中國經濟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10日上午,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綜合統計司司長鄭躍聲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2013年全年進出口情況。在答記者提問中,他指出,今年的對外貿易形勢總體上來看將比2013年好。他說,世界經濟仍然延…
10日上午,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綜合統計司司長鄭躍聲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2013年全年進出口情況。在答記者提問中,他指出,今年的對外貿易形勢總體上來看將比2013年好。
他說,世界經濟仍然延續緩慢復蘇的態勢,同時也存在著許多不確定、不穩定的因素。從國內形勢來看,2014年將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經濟發展仍將穩中求進。2014年外貿發展環境有四大積極的因素,同時也存在著四大制約因素。從積極因素來講,第一是世界經濟回暖明顯,全球貿易增長的預期在好轉,特別是發達經濟體加快回暖,有望引領世界經濟逐步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這將改善我國出口的外部環境。
第二是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作出了新部署,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此外,加快自貿區的建設以及擴大內地延邊地區的開放改革戰略,也將進一步挖掘和培育我國經濟全方位開放的優勢,推動外貿進出口的增長。
第三是我們預計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仍將低位運行,這將有利于國內企業降低成本,加大進口的力度。美國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已經開始逐步退出,全球流動性有所收緊,美元升值預期增強,這將抑制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我國進口總體價格水平仍將維持在相對低位,這有利于我國企業降低進口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同時也為我們國內的企業把握進口節奏提供良好的有利時機。
第四是“走出去”的步伐在加快,帶動了與投資相關產品的出口增長。去年1-11月份,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實現非金融類的對外直接投資802.4億美元,同比增長達到28.3%。對外投資的增長將繼續帶動我國與投資相關的成套設備、中間產品出口的增長。
同時,今年的對外貿易發展也存在四個方面的制約因素:
第一是國內企業的外貿成本不斷在增大。我們周邊國家的競爭力在快速提升,外貿增長空間受到擠壓。受勞動力價格上漲、人民幣升值以及融資成本、環保成本增加因素的影響,我國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競爭力出口有所減弱,而周邊國家國際競爭力在明顯提升,這將會喪失一部分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抑制我國外貿出口增長的空間。
第二是我國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的下降,以及今年加工貿易進口的低迷,將制約外貿出口的增長。去年的前11個月,我國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為414.6億美元,同比下降5.7%,制約我國出口的發展后勁。
第三是2013年第4季度,我國加工貿易進口僅增長2.5%,全年加工貿易進口也只有3.3%。大家都知道,加工貿易的特點是先進口后出口,加工貿易增長的低迷也預示著未來一段時間加工貿易的出口將不是很樂觀。
第四是近年來我國經濟將繼續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特別是著力解決產能嚴重過剩的問題,這對進口需求快速增長的勢頭將有所抑制,也將有所放緩。
因此,2014年我國對外貿易的增長既面臨著國際需求和國內宏觀政策環境改善等積極因素,也存在著成本要素上升和貿易摩擦加劇等制約因素。如果國際國內經濟不出現大的風險,我國對外貿易將步入平穩增長期,外貿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也有望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