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預計明年GDP增速有望達7.5%
來源:中國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多位專家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經濟增長正在進入一個新的常態,也就是GDP增速在“7-8”的區間,預計明年經濟增速維持在7.5%或更高水平。一系列改革措施將有利于緩解經濟結構…
多位專家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經濟增長正在進入一個新的常態,也就是GDP增速在“7-8”的區間,預計明年經濟增速維持在7.5%或更高水平。一系列改革措施將有利于緩解經濟結構失衡,并釋放潛在經濟增長動力,縮小收入差距,造就2014年中國經濟增長平穩、消費崛起的良好形勢。
經濟“底部修復”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預計,2013全年GDP增速為7.8%,CPI為2.7%。預計2014年的GDP增速將達7.7%,CPI將達3.2%。2013年中國宏觀經濟基本上延續了2012年“底部波動”、“復蘇乏力”的局面,宏觀經濟景氣狀況相對穩定,“波動中筑底”的趨勢較為強烈。2014年,在中國經濟的大改革與大轉型,世界經濟的政策轉型以及周期性力量輪轉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中國宏觀經濟具有“底部修復”的運行特征。
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一鳴也認為,從政策層面看,明年經濟增長有望維持在7.5%甚至更高的水平。“中國經濟增長正在進入一個新的常態,也就是”7-8“的區間,相比較于過去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長,我們的增速下了一個臺階。盡管這個速度在全球來看依然是比較高的,但我們要追求的是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率要上一個臺階。”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彭文生認為,當前中國宏觀經濟的局面是增長企穩、結構失衡。短期內,經濟增長動能有一定的慣性。他表示,2013年經濟增長企穩,主要是由投資因素拉動。基建和房地產方面投資放緩,私人部門消費增長穩健,出口總體趨勢好轉。
彭文生預計,“2014年中國的年出口增速或將比2013年稍快,消費方面會較2013年趨勢有所反轉,對經濟增長貢獻顯著上升,預計消費拉動GDP增長4.1個百分點,出口形勢會優于2013年。”短期經濟增長走勢主要取決于經濟增長動能以及宏觀政策。當前經濟增長動能具有一定的慣性。總體看,2014年的經濟增長與2013年持平,環比走勢前高后低;在2013年基數的作用下,GDP同比增速也將呈現前高后低的走勢。
推進結構轉型
多數專家表示,與2013年相比,中國經濟最大的看點是結構的改善,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進和落實將極大釋放經濟增長潛力。彭文生表示,改革措施將有利于緩解經濟結構失衡,并推動中國經濟在2014年呈現增長平穩、消費崛起的形勢。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認為,未來如果能夠全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財稅體制、城鄉一體化制度、金融體制、農村土地制度等領域改革將釋放改革紅利,未來10年我國保持8%左右的增長沒有問題。
王一鳴表示,中國要增強經濟活力,關鍵要闖過“四大關”,即發展方式轉型、促進公平正義、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保護生態環境。
劉元春表示,從短期經濟運行來看,宏觀經濟一方面沒有出現系統性風險全面爆發、經濟增長直線下滑的局面,同時也沒有在反周期的刺激政策的作用下出現持續性的反彈。這種底部小幅波動的宏觀狀況有利于大改革的推出。從中期來看,中國宏觀經濟將呈現較強的筑底跡象,周期力量存在著逆轉的趨勢。
劉元春認為,大改革對于2014年宏觀經濟影響最為正面,是它給全社會和全世界發出了全面改革、強力改革、真改革的信號,從根本上重樹了市場信心。這種信息在目前周期轉換的關鍵時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認為,大改革的目標在于制度體系和存量盤活,但需要增量的支持。流動性過剩的治理必須強化中期定位的策略。積極財政政策的定位應當有別于以往年份:一是應當小幅提高中央財政赤字;二是應當加強減稅力度,對沖企業財務成本的上揚;三是為配合政府職能轉變,增加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四是在福利體系大轉型過程中,可以增加部分一次性的福利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