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保利:國企應學會同民企“共處”
來源:新京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一個企業的發展靠的是競爭,而不是政策,它的市場地位通過競爭打拼出來,才穩固,才有意義。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并作為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混合所有制…
一個企業的發展靠的是競爭,而不是政策,它的市場地位通過競爭打拼出來,才穩固,才有意義。
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并作為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
混合所有制經濟應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各種所有制并存,國有經濟、集體經濟、民營經濟、外資經濟等共同發展,百舸爭流。二是在一個企業中,各種不同所有制資本應共同出資。混合所有制經濟有利于發揮各種不同所有制各自優勢,實現在互補中競相發展,推動國民經濟更加有效率地發展。
既然是混合所有制經濟,那就當然少不了國有企業,這也否定了關于“國有企業私有化”的主張。而且,國有企業的發展不能獨身自行,它必須在同其他企業的合作中才能實現發展,如其他企業為其提供投入品,成為其供應商,或購買其產品,為其發展提供市場。同時,國有資本同其他所有制資本共同出資組建新的企業,這會發揮國有資本的帶動效應,尤其是在國有資本重點進入的領域因帶動非國有資本進入,可促進這些重點領域的發展。
當然,混合所有制經濟也為國有企業發展帶來挑戰。在很多的領域中,國有企業同非國有企業共同發展將是常態。它們之間有合作,但同樣有競爭。國有企業只能在競爭中發展。無論是國有經濟的主導地位,還是中央企業邁向世界一流的目標,都必須在市場競爭中實現,以自己在市場經濟的效率和競爭力確立自己的地位,而不是靠其他的政策“關照”。即使有也只能是權宜之計,也是基于未來預期的更高效率和競爭力為出發點。一個企業的發展靠的是競爭,而不是政策,它的市場地位通過競爭打拼出來,才穩固,才有意義。
國有資本同非國有資本共融于混合所有制企業之中,難免會有矛盾與沖突,所以,國有資本要學會同非國有資本共處,真正地實現優勢互補,在雙贏中發展。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同業存單是利率市場化突破點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